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送礼荐酒--知名度与传奇性

  • u_jetgr5htc1hh
  • 2022-06-14 19:31
  • 210
摘要: 送礼--知名度与传奇性 我等老酒鬼们,已经过了追求名庄酒的阶段(要喝也主要喝点实惠的副牌),更愿意找一些个性十足却不太出名

送礼--知名度与传奇性

我等老酒鬼们,已经过了追求名庄酒的阶段(要喝也主要喝点实惠的副牌),更愿意找一些个性十足却不太出名的小酒庄。但是不怎么喝酒的人或偶尔喝酒的人,对以下介绍的名庄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属于知名度很高,价格不菲,若是送礼,必定拿得出手。

以下主要介绍法国波尔多的名庄与新世界一些顶级酒庄。

勃艮第的名庄,价格太高,产量又少,酒界之外的人接受度偏低,所以暂时不介绍。

另外,送礼最好送正牌,副牌对于不懂酒的人来说,很难解释。

拉菲城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很多中国人对这款酒已经不陌生了,前文写打假专题时,着重讲过。个人以为如果真要买来送礼,现在的价格比较合理。虽然1982年是伟大的年份,但是要知道如果保存不当的话,1982年的拉菲现在可能已经变质了。

2008、2009年份也好,尤其是2008年份的拉菲酒标上有一个中国字“八”,很吉利,也很有噱头,送礼不错。

拉图城堡Chateau Latour

拉图的名气不比拉菲低,且品质在业内的口碑比拉菲还要好一些。个人感觉拉菲在香气上做得更为讨好,但拉图更深沉,酒体更为浑厚、大气。去年大热的港片《明志与春娇》,影片开头最搞笑的场景中,居然出现了拉图,让我不得不佩服,港人在饮酒的整体品位上还不错。如果你也觉得现在送拉菲有点“俗”,那就选拉图吧。

玛歌城堡Chateau Margaux

玛歌的酒,相对拉菲、拉图更为柔美一些,而且香气特殊(有脂粉味,有人说是丁香,我个人觉得是芍药),令人印象深刻,国人的接受度也比较高。

某年胡主席造访法国,就是去这个酒庄饮了老年份的酒,也算是有亮点有谈资。酒鬼们喜欢把玛歌比喻为“贵妇”酒,所以个人建议,如果送礼的对象是有一定品位的女性,选玛歌是很合适的。

侯伯王Chateau Haut Brion

这个酒庄历届的庄主,非富即贵,现任庄主是卢森堡的王子,也正是基于庄主的身份背景,之前翻译的红颜容、奥比昂都正式统一为“侯伯王”。

图:王子庄主

侯伯王若是拿来送贵族自然最恰当,可新中国成立以后只有汉族和少数民族,已经没有贵族了。所以这款酒,特别适合送给那些有贵族情结,或自诩为某某贵族后裔的人。

木桐城堡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木桐的故事比较“励志”:1855年评级的时候,木桐位列2级庄首位。后来庄主立志要成为一级庄,且这个信念成为木桐后来所有庄主的努力方向,直到1973,历经百余年,木桐终于跃升为一级庄。这是1855年评级后,唯一一个后来居上成为一级的酒庄。其中的艰辛不是我短短几句话能言明的。比如一个酒庄若想提升为一级庄,升级评定必须得到其他所有列级庄庄主的同意(1855年共评出61个列级庄),木桐的庄主不仅要提升酒质,还要挨家挨户去跟这53家庄主进行协商(有些庄主拥有几个酒庄)……可谓是精卫填海的毅力。据说当时拉菲酒庄的主人特别反对木桐晋级……对这段逸闻感兴趣同学可以自行搜索,在此我点到为止(若要详尽,每个酒庄都能写上千字,甚至单独出一本书)。

木桐庄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自1945年起,每年的酒标都不一样,会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进行酒标设计,也被称为“艺术酒标”。很多做葡萄酒生意的商人在墙上都会挂上不同年份木桐的酒标,作为装饰。其中最出名的是1973年的酒标出自毕加索之手。

图:木桐的艺术酒标

就我个人而言,觉得五大名庄的酒质,木桐不是最好的。若要以木桐送礼,最适合送给艺术家,或对美术特别感兴趣的人,酒标上的名家手笔就够收礼者兴奋许久了。

图:最近的木桐酒标

白马城堡Chateau Cheval Blanc

相传,白马的名字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说白马城堡曾经设立了一个客栈,供途经此地之客休憩,当时某位国王经常路过此地,在客栈内休憩饮马,而国王的坐骑就是一匹白马,后酒庄建立,便使用了白马这个名称;二是说酒庄庄主以前养有不少白马。个人觉得第一个故事更为传奇。

而我对于白马印象最深刻的是电影《杯酒人生》中的男主角为庆祝结婚十周年,准备了一支1961年份的白马。私以为男主角很有品位,右岸圣达美隆产区里,白马庄是顶级之一。这里虽然主要使用梅洛(不如赤霞珠那么强劲)酿酒,但是陈年能力极强,且刚柔并济,与上文的那些左岸一级庄相比,更为优雅细腻,属于爱酒人的心头大爱。曾经因为囊中羞涩,错过了麦德龙酒柜内一支1998年份的白马,让我至今追悔不已。

个人建议,白马适合送给那些对葡萄酒知识稍微有所了解的人,因为右岸的酒在国内不如左岸拉菲、拉图知名度高,价格也没炒得那么高。

奥颂城堡Chateau Ausone

奥颂原本是罗马的一位官运亨通的大诗人,当然其本人也极为嗜酒,这个酒庄最初就是他自己的。所以奥颂的酒又被称为“诗人之酒”。

虽然目前我还没有喝过奥颂,但是我记得一部法国电影中的一个细节。具体电影名称不记得(很小众的偏门影片),只深刻地记得男主角的父亲有自己的酒窖,喝酒非常挑剔,家人不理解老头,觉得老头很怪,喝了拉菲,都直摇头,说:“一般般吧(Soso)。”直到老头去世,男主角从酒窖中找了一瓶与自己同年份的酒来庆生(老头在的时候,没人能接近他的酒窖),喝过之后,全家人都理解了拉菲只能是Soso,而那瓶酒就是五几年的奥颂。

帕克老爷这样评价奥颂:“如果耐心不是您的美德,那么买一瓶奥颂对你来说毫无意义。”

建议送这款酒给那些懂酒,也有酒窖、酒柜的,且必须有耐心的人。

金钟城堡Chateau Angelus

金钟是法国右岸列级庄中的新贵,2012年才升级为圣达美隆产区的一级特等酒庄A级,与白马、奥颂平起平坐。

我在酒会上喝过金钟,觉得香气特别讨好现代人,香草、奶油的气息很明显,且金钟的商业推广活动做得比较成功,再加上那个金灿灿的酒标符合国人的审美,所以目前在国内的知名度稳步提升。我身边就有刚开始喝葡萄酒的人,一口气收6支金钟的。

金钟这样的新贵酒,自然适合送年纪不太大的人(四十岁以下)。毕竟如我等老年人,口味还是比较怀旧的。

柏菲城堡Chateau Pavie

柏菲是近些年来在赞誉与骂名中成长起来的“新贵”,与金钟一样,柏菲在2012年荣跃为GCC A级(现在圣达美隆产区有四个GCC A级:白马,奥颂,金钟和柏菲)。

帕克老爷对柏菲的评价很好,出现过满分酒;而老妖婆却对柏菲不感冒,为此,两个人从2003年至今一直你来我往地进行着辩论。当然,在这种充满争议的声音中,柏菲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就是想尝尝柏菲,看到底是帕克老爷说的对,还是老妖婆有道理。我就是抱着这种心理喝了柏菲的副牌:那种浓郁的口感,类似于左岸的香气,肯定是帕克老爷的心头好。但我也理解罗宾逊,这个酒确实已经不像是典型传统的右岸酒了。

对于那些不了解葡萄酒的人而言,你送礼时附带一句“左岸喝拉菲,右岸喝柏菲。”便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了。

在此顺带声明:胡胡不可能介绍完所有的名庄,胡胡对有些酒的观点也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标准。葡萄酒本身就充满争议,没必要掐架,有时间做点儿正经事。

柏图斯Petrvs

柏图斯所在的波美侯(Pomerol)产区,虽然没有梅多克与圣达美隆那么多分级制度,但是由于这里的风土特别适合梅洛,这里的酒庄大都偏小,且以精工细酿出名,所以酒标上看到波美侯,价格就不会便宜。而波美侯产区的第一把交椅,当之无愧是属于柏图斯。

柏图斯是世界上最好的梅洛葡萄酒,没有之一。

这个“最好”,有先天的波美侯风土,也有后天柏图斯的完美主义酿酒精神:葡萄园种植密度低;使用绿色采摘(减产,优生优育);采摘时雇佣大量劳动力一次性采摘;采摘时葡萄上水分过多便使用直升飞机以风干葡萄;全部使用新橡木桶,陈酿时每三个月换一次桶——各种不惜成本,成就了柏图斯酒的卓越品质。

酒香也怕巷子深,柏图斯庄主还是通过宣传使得自家的酒频频出现在巴黎、伦敦、纽约名流的宴席上,让更多的人了解柏图斯。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柏图斯酒王的名气在酒界的声望绝对不逊于拉菲,有一瓶柏图斯在酒柜里,基本属于镇宅级别。这种酒需要养在酒柜里多年,才能随着时间历练,演化出更多更为美妙复杂的滋味。上次酒友到访,我要开2007年份的柏图斯,结果酒友很严肃地制止了我:“这个现在喝太早了!啥都没出来呢!喝了可惜!再养养吧。”

强烈建议,柏图斯要送给懂得品鉴,珍爱葡萄酒的人,且最好个人有酒窖或酒柜。

拉菲可以兑雪碧、可乐,因为庄主听说中国人这样喝拉菲,是如此回答的:“只要卖的好,我不在乎中国人怎么喝。”

而柏图斯这样精心酿造的酒,在年份不好会减产,甚至停产(1991年),我相信酿酒人知道如此美酒被人糟蹋,绝对会心痛不已。

西施佳雅Sassicaia

意大利酒王之一,超级托斯卡纳的杰出代表。

意大利托斯卡纳当地的法定红葡萄品种主要是桑乔维斯,而传统的桑乔维斯酒,比较适合意大利人的口味,不为其他国家的人所接受,所以出现了以赤霞珠等品种酿造的“世界口味“(法国口味)的超级托斯卡纳,新派葡萄酒。

西施佳雅也被人称为“意大利拉菲”(主要品种已经不是桑乔维斯,而是赤霞珠)。我个人觉得如果全世界的葡萄酒都模仿法国列级庄,那跟韩国选美有多大区别?

当然,西施佳雅在国内频繁举办各种酒会,知名度也是意大利酒中最高的。

适合送那些喝惯了法国列级庄的人。

嘉雅酒庄GAJA

这又是一个新派的意大利名牌酒。如果说西施佳雅是托斯卡纳酒王,那么GAJA无疑为皮埃蒙特的新派酒王。之前我看过介绍这个酒庄的书籍《圣洛伦佐手札》,印象很好。但是喝了他们家的入门级Barolo以后,反而觉得有点失望。当时是拿GAJA与另外一个很不出名的小酒庄的Barolo进行对比品尝的,GAJA无论是名气还是价格上都远远高过那个酒庄,但是香气与口感上,GAJA都非常的像法国列级庄酒,而那支传统的Barolo才是我等酒鬼喜欢的古朴之味,当时那支GAJA都没喝完。

同样,GAJA也适合送给那些“法国口味”的人。另外,据说这个酒庄的Barbaresco比Barolo要好一些,是主打产品。

图:左:GAJA酒庄的Barbaresco;右:GAJA酒庄两代庄主,左为父,右为女,女的名字就是GAJA

啸鹰Screaming Eagle

啸鹰酒庄是美国纳帕产区赤霞珠的一个奇迹。老庄主以二战时美军第101空降师的江湖名号——“啸鹰”来给自己的酒庄命名,这个做法大胆,标新,且充满美国式的冒险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开始生产的酒品质泛泛,后期经过车库酒(膜拜酒)的种植与酿造方法来进行改良,酿出了类似法国列级庄口味的美国酒,浓郁的果香加上橡木桶赋予的格外香气,一下就打动了帕克老爷,给出了很多年份的高分。

因为膜拜酒的鼻祖是柏图斯,这种酒都是需要瓶中陈年很久才达到试饮期。比如啸鹰第一个年份1992年的酒,现在才达到试饮期。

后来酒庄易主,酒庄面积与产量扩大,至于未来的啸鹰会怎么样,我们未可知,就目前而言,北上广等地,啸鹰的名气还是很大的,卖得也不错。

适合送给那些对美国文化有偏爱的,或有军人背景的人士。

作品一号Opus One

作品一号(也有翻译为傲翁一号)是法国木桐酒庄与美国蒙大菲酒庄的“爱情结晶”(美法混血儿)。蒙大菲、鹿跃等美国名庄现在逐渐被例如啸鹰、作品一号等超越。作品一号也别称“美国木桐”。主要使用赤霞珠,其他混酿葡萄品种的比例与木桐类似。至于口感,你懂滴,还是偏向于法国酒。所以《神水之滴》上,对作品一号的评价并不是太高。

胡胡Tips:那么多模仿法国列级庄的新世界酒,如何盲品判断新旧世界?我个人的经验就是:多醒醒。新世界模仿法国列级庄的酒,在刚开瓶的半小时内,香气非常浓郁,但半小时以后,基本就只有果香而无其他了。相反,资格的法国列级庄(无论左右岸),香气自始至终都比较恒定,甚至越醒越香,香气醒到后面才愈发的复杂浓郁。

送礼的话,作品一号有法国名庄木桐的背景,宣传其为开“新旧世界”混血之先河,不为过,是拿得出手的美国名酒。

图:酒标上有两个庄主的签名印刷体

葛兰许Penfolds Grange

在澳洲葡萄酒界,葛兰许如果不敢称王,则没有敢称侯的。

葛兰许西拉属于新世界西拉中的霸主。也就是说,除了法国北罗纳河谷之外,世界上最好的西拉应该就是葛兰许。西拉的发源地在法国北罗纳河谷的hermitage,所以很早以前澳洲人把西拉叫做hermitage,因此老年份的葛兰许酒标上标示的就是hermitage。而现在基本都统一为shiraz。

如果把葛兰许送给西拉品种或澳洲酒爱好者(很多葡萄酒爱好者,入门酒就是澳洲酒),则是投其所好,绝对稳妥。因为这款酒我本人没有喝过,不做评判。

活灵魂Almaviva

木桐与蒙大菲结合的杰作是作品一号,而木桐与智利酒庄的“联姻”则为活灵魂。目前,活灵魂是智利酒王之一,且受众广泛。很多喝过的人反映,就是一股法国列级庄酒的味道。

前不久周围还有人宴请宾客,买了三箱活灵魂。对于喝过拉菲的人来说,活灵魂肯定能满足其味觉嗅觉的满足感。只是我最佩服的一个酒友的对活灵魂的评价是:“根本没法喝,满嘴小夹子。”遇到特价,我丝毫不心动。

法国一级庄木桐的背景,智利酒王的称号,送给那些经常喝法国波尔多列级庄的人,一定既觉得新奇,品尝起来又不乏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