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可怕的食用香精,膨松剂,增稠剂

  • u_jetgr5htc1hh
  • 2022-06-13 20:10
  • 23
摘要: 食用香料、香精 让食品增香的的物质称为香料,而香精是由香料溶剂和其他食品添加剂组成的具有一定香型和浓度的混合体,比如玫瑰香精、茉莉香精等等。

食用香料、香精

让食品增香的的物质称为香料,而香精是由香料溶剂和其他食品添加剂组成的具有一定香型和浓度的混合体,比如玫瑰香精、茉莉香精等等。香料包括天然提取的精油、树脂、浸膏等等;人工合成的主要是乳香型的乙基香兰素,主要用于乳品,冷饮,含脂食品等,另外一种常见的是焦香型的乙基麦芽酚,主要用于饮料,果蔬,香烟等等。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就是所谓的香精,它的应用实在是广泛。譬如方便面,这种来自日本的食物,是公认的含有添加剂最多的食品,很可能可能一点牛肉都没有,只是加入了一些牛肉味香精、芝麻油香精、辣椒油香精,即可做出一份美味的红烧牛肉面。

超市里很多品牌的鲜榨果汁其实都不是纯水果鲜榨的,而是加鲜果粉勾兑而成。一大杯浓稠木瓜汁,实际大概只有极少的一点木瓜,其果味主要来自于木瓜香精,浓稠口感只是加入了优果粉等增稠剂而已,成本可能只有售价的八分之一甚至更少,不少的还有香精色素防腐剂等等,其实就是个添加剂大杂烩。

图:雀巢薄荷糖中并没有任何薄荷提取物

这里不一一列举,因为根据不同的需要,就可以用不同种的香料调制成不同种类型的香精,常见的除了果汁、各种口味的方便面酱包、糖果普遍使用香精外,许多调料,比如炸鸡调料、奥尔良烤翅调料、汤料等也都是香精配制而成,所以在选购的时候如果看到某某香精、香料,千万不要上当,都是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的成分。

膨松剂

制作糕点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所做的和甜品店的总是有很大差距,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膨松剂的作用。它主要添加于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粉中,并且可以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形成致密多孔的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蓬松、柔软或者酥脆的物质。膨松剂的种类也很多,其中含铝的膨松剂对人就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碳酸氢钠

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被称为小苏打。很多胃病的人对它更是喜爱的不得了,因为呈碱性可以综合过多的胃酸。在做粥的时候也常会加入一些,它的原理很简单,加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得蛋糕饼干等膨松,但是它受热分解后呈强碱性,易使制品出现黄斑,且影响口味,常与其他膨松剂配合使用,但对人体相对比较安全。

碳酸氢铵

它作为一种膨松剂在各类食品中可以使用,但是在乳制品中有严格的规定,因为分解后会产生氨气,这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很多糕点刚出锅都会有一种难闻的味道就是因为加入了碳酸氢铵的原因。

帝都有一家店每天都会排长龙大队的枣糕店,就是五道口枣糕王,它在制作过程中就加入了不少碳酸氢铵。你可能会说,我没有闻到啊,那么下次你在吃之前,放在鼻子前停顿两秒,就会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只不过添加了很多香料,将氨气的味道盖了过去而已,通常不会引起顾客的注意。

路边香飘万里的枣糕店、面包店等,大多都用碳酸氢铵。

硫酸铝钾

也就是所谓的明矾。这类膨松剂很多,在膨化食品和糕点中,为了提高口感通常会加入含铝的膨化剂。我们都知道铝很容易积蓄在人体内, 摄入过多容易增加痴呆的风险,另外还可能造成钙流失,抑制骨骼声张而造成软骨病。国标规定可以加入膨化食品中的膨化剂其中多种含铝,譬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市面上有很多无铝的膨化剂,但是其含量是含铝膨化剂的三倍以上,所以这两种使用最普遍和广泛。

增稠剂

是以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物理性质使得食品粘稠。很多乳饮料、果汁、果冻中都是大量添加,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口感。其实说增稠剂好或者不好,都不是很有道理,增稠剂大部分本身没有毒性,但是在提取加工等过程中难以控制好其他物质的残留,譬如几年前爆出的用皮鞋底子制作明胶的例子。

羧甲基纤维素钠

是一种具有一定毒性的增稠剂,尤其是在酸性条件下不够稳定,需要按照需求量添加,切记不能滥用。

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冰棍雪糕、冰淇淋、糕点、饼干、果冻、膨化食品、乳酸饮料、酸奶中都可能存在。

图:银鹭乳制品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明胶

大家可能因为明胶事件,一听到明胶,就觉得有害,其实不然,它是动物胶原蛋白精部分水解生成的衍生物,是一种多肽物质。可以作为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发泡剂等使用在果冻,软糖以及仿生食品,也就是常说的人造虾仁等当中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