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健腹轮,腹肌滚来,肥肉滚蛋!

  • 硬派健身
  • 2022-06-11 11:51
  • 71
摘要:10秒看全文1 卷腹卷够了?健腹轮练腹,腹肌更容易发力,还有最强腹肌离心效果!2 常规健腹轮,腹斜肌参与动作来维持左右平衡,容易一不小心练粗腰……3 想要练腹不

10秒看全文

1 卷腹卷够了?健腹轮练腹,腹肌更容易发力,还有最强腹肌离心效果!

2 常规健腹轮,腹斜肌参与动作来维持左右平衡,容易一不小心练粗腰……

3 想要练腹不粗腰,多轮平衡健腹轮,更针对腹直肌,训练效果更好!

腹肌训练,我们说过不少,从练出腹肌的正确姿势,到经典腹肌动作仰卧起坐,上万字专题没少写。

不过,还是经常有童鞋这么问:“光卷腹已经卷够了,有没有更好玩,看上去更牛逼闪闪的腹肌训练姿势啊?”

当然有,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一个超级炫腹姿势——健腹轮卷腹!

健腹轮,怎么玩?

>>> 健腹轮卷腹

动作描述

1 起始站姿,双脚略分开,弯腰着地,双手握住健腹轮手柄,核心收紧;

2 保持双脚位置不动,腹肌发力,向前滚动健腹轮,至身体伸直并接近地面,坚持2-3秒;

3 腹肌发力收缩,缓慢拉回健腹轮至初始位置,重复。

动作要点

1 动作过程中,保持腹肌紧绷,不要撅臀塌腰,以免腰部参与过多容易扭伤;

2 动作过程中,主要以腹肌发力为主,手臂不要过多发力.

健腹轮·有什么用?

从视觉上直观来看,健腹轮卷腹,俯卧姿势更有利于背部拱起,找到腹部卷曲的感觉,也更符合腹肌发力方式,对腹肌的刺激和训练效果自然也更好。

另外,常规的仰卧腹肌训练,腹肌离心过程中,竖脊肌和其他核心承担了很多受力,所以腹肌的离心收缩相对较弱,这也是腹肌训练中最缺乏的一环。

离心收缩:

主要是指肌肉在外力影响下,肌纤维有控制地被外力拉长。

离心收缩是肌肉形态和力量训练中最需要、最有效的收缩形式,也是保证力量训练效果和肌肉形态训练成果的关键。

仰卧腹肌训练,下落过程中,腹肌就在有控制地做离心收缩。

而健腹轮练腹,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离心过程也需要通过腹肌发力,来有控制地缓慢拉开紧绷的腹肌,更好地强化了离心收缩过程。

仰卧练腹pk俯卧练腹 肌电水平

可以看到,相比传统仰卧的腹肌训练,健腹轮这种俯卧状态下,肌肉在向心(卷腹)过程和离心(下落还原)阶段,都能被更高效地刺激到,肌肉激活水平更高,作用时间更加密集,训练效果也更好。

健腹轮·有什么局限?

不过,健腹轮由于全程需要比较好的肌肉把控能力,对训练水平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自身体重较大,或者腹肌力量比较弱的童鞋,在做标准健腹轮时,下落离心过程中,很容易没控制好肌肉力量就直接扑街……

建议腹肌训练到一定程度后,先从跪姿健腹轮开始做起:

跪姿健腹轮,适合初学者和女生入门

另外,健腹轮还有一个更大的麻烦:对稳定性要求很高,如果做不好,反而容易粗腰哦……

健腹轮,还会粗腰?

说健腹轮会练粗腰,其实是因为健腹轮对腹肌整体的训练效果都很强,不单能很好的刺激腹直肌,对腹斜肌也有很强的激活水平!

可以看到,健腹轮(腹肌轮)对腹斜肌的激活,远高于空中单车和卷腹①。

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和常规健腹轮的结构有很大关系。

要知道,市面上常见的健腹轮,主要结构是中间滑轮两边手柄,动作平衡和稳定全靠你自己来把握,而如果你在动作中左右摇晃,对腹斜肌自然会有超强刺激。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你骑独轮车或自行车,需要双手或者车柄来保持左右平衡,腹斜肌在这里就相当于是双手和车龙头,在健腹轮动作里起着关键的稳定平衡作用。

练腹斜肌,还会粗腰?

腹斜肌:主要负责人左右回旋脊椎或脊椎前屈。

腹斜肌有很强大的围度生长潜力,一练就容易出效果……经常刺激腹斜肌,很容易就练成水桶腰……

那么,对于想练腹肌轮又不想粗腰的童鞋,又该怎么办呢?

不要着急,下面这种多轮稳定的健腹轮,就是你只练腹肌避免粗腰的最佳选择啦!

如果把常规健腹轮比作自行车,那上面这种三轮健腹轮,就好比是三轮车,自身结构就解决了左右平衡的问题。

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基本不需要腹斜肌发力,你只需要腹直肌收缩发力,专项激活就好,也更适合初学者和女性朋友们练腹肌。

健腹轮,还能高效训练全身?

另外,健腹轮也不单是一个高效的腹肌训练动作,还可以综合训练全身。

在健腹轮动作中,参与的肌群除了腹直肌、腹斜肌、竖脊肌等核心肌群,还有胸大肌、背阔肌、肩部、手臂等上背肌群,甚至还可以训练到臀腿等下肢肌肉。

一个动作,基本就涵盖了全身主要的大肌群,所以是非常高效的全身塑形燃脂训练!

而且做健腹轮过程中,不同的训练姿势、训练速度和频率,对全身各大肌群,也能起到不同的刺激效果哦。

下一回,我们就会给大家来讲一讲——健腹轮的相关炫酷训练技巧!敬请期待^_^

①Edward Stenger, M.S.,John P. Porcari, Ph.D.,Clayton Camic, Ph.D.,Attila Kovacs, Ph.D., andCarl Foster, Ph.D.(2014). Exclusive ACE-sponsored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