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音像 > 正文

备课 上课 观课 议课简介,目录书摘

  • 京东
  • 2022-05-14 20:18
  • 41
摘要:供备课 上课 观课 议课简介,备课 上课 观课 议课读后感,备课 上课 观课 议课经典语录书评、书摘、目录等信息,为您选购备课 上课 观课 议课提供全方位的参考。
观
观
备课 上课 观课 议课
5评论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备课 上课 观课 议课》在内容方面的基本特点是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领域,关注教师日常思辨交流的问题,对接教师教学实践探究创新的话题,如教学设计——备课、教学实践——上课、交流提升——观课、议课等。这些看似熟悉简单的内容,其实是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行为转变的起点和路径,是检验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成熟度的尺度。作为教师,每天都需要备课、上课,但不一定能够把不同时期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想方法融于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因为备课、上课、观课和议课虽然有人人皆知的基本操作模式,但这只是其一,因为重要的检测点还在于,是否能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体现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经验,这是关键所在。
  为了便于教师在匆忙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使用《备课 上课 观课 议课》,随时查阅。解释相关问题,《备课 上课 观课 议课》在编写体例方面,采取模块化、问题化形式,即先把教师关注的知识技能点分解成相关模块,然后在模块当中设计相关问题,凸显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解答尽量做到例证丰富、切合实际、简明清晰,且充分体现课程教学改革的思想方法。
作者简介:
目录:第一章 备课
模块01 备课基础
问题1 备课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问题2 指导备课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问题3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问题4 备课中如何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问题5 把握“预设”和“生成”关系的有效策略有哪些?
问题6 创新备课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模块02 备课内容
问题1 如何了解学情?
问题2 如何解读教学大纲?
问题3 如何分析和梳理教材?
问题4 如何制定教学目标?
问题5 如何整合教学内容?
问题6 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问题7 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模块03 备课策略
问题1 如何进行系统备课?
问题2 如何进行同课异构?
问题3 如何进行反思性备课?
问题4 如何由“备教师”向“备学生”转变?
问题5 如何进行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备课?
模块04 备课教案
问题1 教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关系?
问题2 如何理解教案和课堂教学的关系?
问题3 教案编制有哪些要求?
问题4 教案设计有哪些基本类型?
问题5 项目教学教案编制有哪些要求?
问题6 四阶段教学教案编制有哪些要求?
问题7 信息化学习背景下教案编制有哪些要求?

第二章 上课
模块01 激发动机
问题1 动机与需要有何联系?
问题2 激发动机有哪些要求?
问题3 激发动机切人点有哪些?
问题4 激发动机的方式有哪些?
问题5 如何在中职学校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动机?
模块02 导入新课
问题1 导入新课有何要求?
问题2 导入新课有哪些基本方式?
问题3 导入新课有何策略?
问题4 成功导入的路径方法有哪些?
模块03 讲解新知
问题1 讲解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问题2 讲解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题3 讲解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问题4 讲解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模块04 提问设计
问题1 课堂提问有何作用?
问题2 课堂提问有哪些类型?
问题3 课堂提问有何原则?
问题4 如何设计核心问题?
问题5 课堂提问的策略有哪些?
问题6 如何解决反馈探询问题?
模块05 反馈调节
问题1 反馈调节的功能有哪些?
问题2 反馈调节的方式有哪些?
问题3 反馈调节的要求有哪些?
问题4 如何进行及时矫正和“双补”教学?
模块06 结束艺术
问题1 结束环节的作用有哪些?
问题2 常见的结束类型有哪些?
问题3 结束的方法有哪些?
问题4 结束的要求有哪些?
模块07 媒体应用
问题1 教学中的媒体应用包括哪些内容?
问题2 媒体应用有哪些类型?
问题3 媒体应用可以解决哪些教学问题?
问题4 媒体应用有哪些基本要求?
问题5 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模块08 板书设计
问题1 板书的作用有哪些?
问题2 板书的类型有哪些?
问题3 板书要重点突出哪些内容?
问题4 板书有哪些布局形式?
问题5 板书有哪些原则要求?
问题6 板书与其他媒体配合使用的优势有哪些?

第三章 观课
模块01 听评课与观课议课
问题1 传统听评课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2 什么是观课议课?
问题3 “观课议课”与“听评课”有何联系和差异?
问题4 观课议课如何致力于推进有效教学?
问题5 观课议课的基础和策略有哪些?
模块02 观课的类型及方式
问题1 什么是检查型观课?
问题2 什么是评比型观课?
问题3 什么是观摩型观课?
问题4 什么是调研型观课?
问题5 什么是课堂观察?
问题6 课堂观察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模块03 观课的方法和策略
问题1 观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问题2 观课的程序与内容有哪些?
问题3 课堂观察的维度及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问题4 如何理解课堂观察LICC范式?
问题5 如何确定课堂观察点?
问题6 如何选择或开发科学的观察工具?

第四章 议课
模块01 议课概述
问题1 议课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问题2 议课的原则有哪些?
问题3 议课需要哪些支持或保障?
问题4 议课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5 当下议课存在哪些问题?
模块02 议课的类型及方式
问题1 什么是个别交谈型议课?
问题2 什么是研讨型议课?
问题3 什么是相互型议课?
问题4 什么是庭辩型议课?
问题5 什么是协作体专题会诊型议课?
问题6 其他常见的议课类型及方式还有哪些?
模块03 议课的方法和策略
问题1 议课包括哪些程序与内容?
问题2 议课有哪些方法和策略?
问题3 如何理解中等职业学校好课的标准?
问题4 如何在有效议课中应用平行思维?
问题5 观课议课实践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
问题6 如何借鉴六面“镜子”照亮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