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 > 正文

比起输不起,家长的引导才是孩子成功关键

  • 如何给孩子选好书
  • 2019-12-08 05:16
  • 40
摘要:诚然,在如今高度竞争的社会里,大部分的孩子从出生起,便已经被灌输的了竞争意识。 但我始终相信,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比起赢,学会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才是孩子获得力量

几天前,我带5岁的儿子闪闪到朋友做客。因为同龄的缘故,闪闪很快就和朋友的孩子玩到了一块,还结伴到院子里玩起了羽毛球。

朋友家孩子 的 个头比闪闪高,力气也比他大,几个回合下来,闪闪跑得满头大汗却一个球都没接到,一时情绪奔溃,还一屁股坐地上委屈大哭:

“我不玩了,每次都接不到球,没意思!”

我见状,虽然觉得闪闪“输不起”的样子有些失礼,却也没当着朋友的面指责孩子,而是走到他身边,蹲下来低声对她说:“闪闪,我知道你很想赢,妈妈也是,但比赛不一定要赢才是酷。妈妈看你奔跑接球的样子就很帅!" 

说完,我还不忘轻拍闪闪的背,让他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并引导他对朋友的孩子说:”你很棒,我们一起加油!“

很快,两个孩子间的气氛又再度活跃起来,闪闪脸上的笑容也逐渐绽放。

而这件小事儿,也让我发现比起孩子强调让孩子得第一,家长的引导才是孩子未来成功关键!

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孩子在1~2岁时,对于输赢并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到了3岁左右,孩子的竞争意识才会逐渐加强,自我观念也会开始萌芽,喜欢拿他人作为自己的参考物,并不断用比较的方式来评价别人和自己。

但这都属于正常现象,这是孩子渴望吸收掌握更多的新知识的一种表现。

此外,与大人们渴望获得肯定一样,孩子们也希望通过优异的成绩,来获得大人们的关注与认可。

但区别就在于,由于缺乏对事物判断力,孩子的“输不起”,实际上是对挫折、失败的错误解读与处理。他们会将结果视作比赛的全部,而没看到比赛的过程!而这恰恰是孩子会“输不起”的根本原因。

就像在绘本《输不起的莎莉》里,莎莉也是任何事都喜欢是一!在学校,要课间第一个冲出教室,甚至要第一个吃完奶酪通心粉!

她不喜欢输,但火爆的性子却让周围的朋友开始疏远她。同学们甚至给她起了“输不起的莎莉”的外号。

但好在,在老师和妈妈的帮助下,莎莉懂得了比赛的意义,还学会对自己说“玩得开心就是赢!"

因此,作为家长,当孩子对于输赢过于执着时,我们要做的,并不是一味责备,而是要耐心地让孩子从思想上改变“结果即唯一”的想法,让他明白成长比成功重要,享受过程比赢得胜利更让人高兴,甚至还给可以向孩子普及下书里的体育精神——

输不起的莎莉

—01—

我邻居曾和我说过他的孩子涛涛的经历。

由于父母过分宠溺,涛涛从小就有着极强的胜负欲。吃饭,爸妈要让着他先吃,玩踢球也要“放水”让他拿到球。

但最近,涛涛上了幼儿园,同班的小伙伴不再像他的爸爸、妈妈一样顺着他。

在幼儿园举办的套圈圈比赛上,涛涛第一次没拿冠军,受挫后还与小伙伴吵起了架,甚至还闹着不去幼儿园。无奈下,他的爸妈们也只好为他办理退学。

或许,对于有强烈胜负的孩子,他们霸道、不服输的外表,往往会让人为他们贴上“强势”的标签。

但其实,他们内心往往比普通的孩子更脆弱也更加敏感。一旦遭遇了失败和挫折,要么容易选择放弃,并产生自我怀疑,成为“回避型宝宝”,要么容易大吵大闹,成为“焦躁型宝宝 ” 。

所以,对于这类孩子,爸妈们给予的挫折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当孩子输掉的比赛想哭时,爸妈们大可以像绘本《哭出来也没关系》里的妈妈一样,告诉孩子:

“正像天空有时阴有时晴,人也会有时难过有时开心。

开心的时候尽管开怀大笑,难过的时候也可以放声大哭,就像雨后的天空会变得更晴朗,哭过以后心情也会变舒畅。”

让孩子认识到生气、难过、害怕所有这些情绪都是合情合理的,要帮助宝贝们学会正视和调节自我情绪,克服恐惧,对抗挫折,学会豁达地看待事物。

或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爸妈们可以适当地给孩子制造一些“小难题”,训练孩子应对挫折和抗压能力,让他明白生活并非事事皆能顺意。

哭出来也没关系

比如,孩子没整理好自己的玩具,爸妈们可以提醒他,让他整理到整齐为止。

或是玩这款儿童积木时,可以故意推倒,让孩子再来一遍等等。

儿童积木

在这期间,爸妈们可以适时观察孩子对待挫折的态度,如果孩子情绪激动再进行干预。但切记说:“不过是积木倒了,又不会怎么样,干嘛这么爱哭”这样与孩子心理相悖的话,来刺激孩子。

一般来说,孩子受挫时出现的行为反应,只是第一时间的直接情绪,很多孩子在事后其实是愿意尝试。爸妈们要做的是,学会尊重孩子受挫后的反应。同时,鼓励孩子值得表扬的行为。如此一来,孩子才会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挫折。

—02—

对于孩子的“输不起”,我曾看过不少爸妈,只是当下酸溜溜地对孩子说一句:

“第一有什么好当!”

或是不痛不痒地告诉孩子:

“输了有什么好哭的,下次赢回来就好了”

殊不知,这样带着负面情绪的劝慰非但不能帮孩子走出失败的阴霾,反而会让孩子对输赢更加执着!

要知道,大多数孩子之所以会对输赢耿耿于怀,其实是没有意识到比赛过程的乐趣并且错误地将一次的失败认定为是普遍的、永久性的、不可改变的。

而只有当孩子能够正确看待得失成败的时候,他的抗挫力才会增强。

那么,爸妈们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