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电 > 正文

近乎完美,索尼监听耳机IER-M7评测

  • 超级数码学长
  • 2019-11-28 07:32
  • 3889
摘要:M7 的低频没有给我一种“多”的感觉,低频的气场没有抢,只是很尽职责地演绎着自己的部分,而且解析力与瞬态响应上也到位,与扎实的中高频结像相比,低频的线条感非常柔

在不少烧友眼中,索尼这种动圈大品牌,自从动铁单元上市后也跟上了动铁的产品节奏,还开发了独家的动铁单元,出品还不错。

说起索尼的动铁史,肯定要从 XBA-300 开始说,毕竟这算是索尼首款成功的纯动铁耳机,用了自家研发的动铁单元和声学腔体设计,再加上黄铜导管的结构,配置对比同期产品也是有明显的优势,在听感和声音素质上拿捏到很好的平衡,是完成度很高的纯动铁耳机了,也帮索尼打开了动铁耳机的市场。

而到了 IER-M7 这一代,索尼再次在动铁单元上做了创新,推出了全新的平衡电枢单元,用官方的话说,相比过往的单元性能有全面提升,主要在声音的细节、准确度等地方,因此本次就对这款四单元耳机做个深度分析吧。

除了在动铁单元上下功夫外,打开包装就能感受到 M7 配件的丰富程度,包括不同尺寸的 7 对混合硅胶耳套和 6 对三重舒适耳套。而且索尼已经把尺寸细分 SS、MS、ML 这些市面少有的尺寸,所以只要选择合适的耳套能与耳朵稳固贴合,长时间佩戴不是问题。

耳机线材上,M7 这次同时配备了 3.5mm 单端和 4.4mm 平衡两种线材,其材质都是镀银 OFC 无氧铜。这种材质可以有效的降低阻力和信号传输损耗,减少音质下降,对于 M7 这类型的高端耳机来说,是基础配置了,当然用更好的升级线自然还有不少的提升空间。

剩下的配件还有收纳盒、绕线器、线夹、魔术带、线夹和拭擦布,该要有的都齐全了。这里要说说收纳盒了,首先材质上使用了尼龙主题+上下 PU 仿皮质的搭配,不仅质感满满,还明显十分耐用。

关于这个收纳盒的使用方式也值得一说,通过说明可以看到收纳方式十分简单,只需要把耳机线简单绕圈,线夹就能快速收纳线材,放入盒中,加上收纳盒有足够大的空间和坚固的防护性,用起来顺手程度没有让我失望。

在佩戴方面,M7 在舒适度上有不错的表现,佩戴起来也很稳。而入耳式耳机一直受关注的听诊效应问题,也没有出现在 M7 上,一来是因为配备的耳机线材柔软,二来是因为耳机设计合理,所以有此结果并不意味。

说到设计,也该说说M7的腔体了,首先,M7 的腔体外壳并非金属材质,虽然金属外壳是潮流趋势,但,从 M7 上看没采用全金属也并非是坏事,毕竟,重量上会有明显优势,让整个腔体仅重 9g,要知道 M7 装上了金属内架、黄酮耳管等等元件,还能保持这个重量,这也是 M7 在佩戴舒适度上的优势了。

该说声音了,这次听感使用了索尼的黑砖作为前端,选用 4.4mm 的平衡线进行。而音源则是选择 DSD/PCM/FLAC 几个主流的无损格式为主,当然,也有小量使用 MP3 格式(为了方便拍照有方面),给大家提供些参考意见。

先对 M7 的声音来个概括。在煲机 72 小时后,M7 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声音风格十分像极了动圈耳机,音色中正、宽松自然,整体声音感觉很圆润,完全没有纯动铁耳机那种“干冷”的感觉,三频衔接优秀。

一改索尼一贯的走中下盘的声音风格,总体声音中正,没有EXK那样的暴力解析,也没有 Z5 那样量大且铺得开的低频,而是一种更偏向中庸而柔和的调音理念,但又不失灵动,显得“监听”味十足的严谨性之余,给我一种如动圈耳机那样鲜活感。

M7 的低频没有给我一种“多”的感觉,低频的气场没有抢,只是很尽职责地演绎着自己的部分,而且解析力与瞬态响应上也到位,与扎实的中高频结像相比,低频的线条感非常柔和,完全没有“凸”起来的异样感,不会对其他部分造成干扰,加上四单元的配置,让整体声音细节丰富且齿音控制的很干净。

补充一句,M7声场非常自然,属于开阔类型的通透声场,且声场密度不高,乐器的定位空间感足够大,不会有密集的感觉,是那种舒适的宽松感。

中频方面,表现则比较均衡,十分“监听”,因此在男声的表现上要略微好于女声。在这个情况下,可以理解到 M7 在中频的解析力和瞬态上相对会做的突出一些,让人声显得更加贴耳、靠前,因此展现出一种速度感较慢的老式动圈调音的感觉,加上三频均衡,使M7给我一种淡雅耐听的“润”感,提供了一种动圈耳机特有的人声感。

如果要说 M7 不足的地方,可能就要是高频了。为什么这样说?不是说三频均衡吗?原因是这样的,M7 的高频量其实足的,也不会被中低频掩盖影响。但如果让老烧们一听,就会发现高频“上不去”,特别在听大编制的曲目时,小提琴等偏高频的乐器有种“出不好”的感觉。虽然这问题也算是鸡蛋里挑骨头的级别了,毕竟到这这价位的监听产品,主打的是三频均衡,所以,这方面,更多的是喜好问题了。

总结:索尼把 M7 定位成监听耳机系列,但听过之后,发现M7并不是纯正的监听耳机,而且一款称职的“万精油”,不仅流行、古典、交响等题材都能应付自如,而且像弦乐或者小编制这类型特定题材的话可能会有些不足,毕竟鱼与熊掌的问题。算是用户的取舍了。

总的来说,M7 的低频氛围和人声非常棒,整条耳塞的动态响应和流畅度也是非常好的,听流行很有感觉,即使长时间听歌,都不会有明显的不适和累的感觉,这在监听耳机的产品中,是少有的走温润耐听、清新动人路线的一个,是十分少有的类型。

如果你是以杂食性为主的话,没有特定的听歌类型,那么索尼 IER-M7 绝对是一个首选了。

Sony/索尼 IER-M7四单元动铁入耳式舞台监听耳机4.4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