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音像 > 正文

孩子打人时,家长这两种做法最不可取

  • 孕婴帮
  • 2019-09-17 07:16
  • 43
摘要:孩子打人的行为,引导不好会影响他们一生,家长们请警惕 四岁的楠楠跟妈妈一起去了公园玩,他在公园里的沙坑里玩,很快的交到了好几个同龄的新朋友,三个小男孩拿着小铲子

四岁的楠楠跟妈妈一起去了公园玩,他在公园里的沙坑里玩,很快的交到了好几个同龄的新朋友,三个小男孩拿着小铲子在铲沙子,用翻斗车运沙子,像是在堆砌一个城堡,乐的不亦乐乎,但是这个时候楠楠突然拿起自己手上的铲子,朝着另外一个小男孩的头,啪啪啪的拍打了好几下,这一声“哇”的大哭,引来了大家的妈妈,妈妈们都赶紧跑过去看怎么了,楠楠妈看到了楠楠打那个孩子的场面,楠楠妈急忙道歉:“真是对不起呀,孩子还小,真是不懂事,阿姨给你吹吹噢就不疼了”,但是全程楠楠妈没有正面说楠楠的不是,反倒是楠楠双手一插腰,满不在乎的说“谁让他不给我玩具玩了”。

这时候虽然大家都没有说什么,但是从大家的眼神中都看出来了楠楠妈的教育方式是很错误的,也带些嫌弃的感觉带着自己的孩子走开了。

楠楠妈的做法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在孩子动手打人后第一反应不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也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对受伤的孩子道歉,家长们的第一反应是很重要的,也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性格!

首先我们要去探究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喜欢打人呢?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宝贝,小天使,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环境了,对家里的长辈们也是拥有的一定的话语权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很偶然能够以会形成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我想要什么就得要有什么,我想要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在和别的小朋友相处的时候,别的小朋友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的时候,孩子也不会考虑他们的感受,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发生冲突了。

正版包邮 读懂孩子的心 樊登2019年新书家庭教育亲子育儿心理学影响1500万读书带领人樊登给中国家长的养育书好妈妈胜过

当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由于孩子与别人交往的经验非常有限,缺乏处理冲突的经验和能力,所以在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喜欢动手打人了。

如果说孩子还小,发生一些冲突和出现动手打人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孩子动手打人后,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很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的性格形成,以下这2种错误的做法家长们就要有意识的避免。

1、偏爱孩子,以“孩子还小”为借口

有些家长会比较的偏爱和溺爱孩子,在知道了孩子动手打人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的让孩子认错道歉,反而是以“孩子还小”为借口,继续纵然孩子打人,比如上文中的楠楠就是这样的,孩子打了人,但是妈妈不仅不批评教育孩子,反而以“孩子还小”为理由来为孩子开脱,找借口,这样的做法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就会形成“我还小,我是可以打人的,妈妈会帮我的......”等等这样的错误意识。如果孩子小时候这种行为得不到很好的纠正的话,长大之后很容易形成暴力倾向的人格,孩子不管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第一选择都是用武力来解决。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如何教育孩才能听才能学 正面管家庭教育儿书籍父母必读畅销书 儿童宝宝亲子教育宝典育儿百

所以有一些孩子在小时候的错误行为,家长们会以为是孩子还小,调皮,从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这样的思想不改正,等孩子真的长大之后再犯错,有些后果家长们是承担不起的。

2、以暴制暴,直接对孩子开打

有些家长的脾气比较暴躁,在知道孩子打了别的孩子的时候,不问对错,直接对孩子开打,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虽然对百依百顺的教育方式是要不得的,但是崇尚棒棍底下出孝子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如果家长采取这样以暴制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孩子长大之后很有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孩子会模仿父母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用在自己日后的与别人的交往中,更加变本加厉的使用动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孩子在犯错之后总是被父母们打骂来教育,孩子慢慢会变得很自卑,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变得很小心翼翼,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很容易形成人际交往困难。

那在孩子动手打人之后,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家长们要温柔的引导孩子讲出发生这件事情的缘由和过程,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发生这个冲突的责任,不能单纯的将责任都怪在孩子身上,跟孩子一起分析也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这样孩子在以后遇事的时候能够冷静的分析问题,养成不容易冲动的性格。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升级版):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 家庭教育书籍男孩亲子少儿育儿书籍 如何教育孩子的书好妈妈胜过

家长们要帮助孩子分辨是非,例如上文中的楠楠,楠楠想要小伙伴的玩具,但是小伙伴不给他玩他就动手打人,家长应该要跟孩子讲这是别人的东西,不是你想玩就能玩的,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才行,楠楠打人更是不对的行为,你打了小朋友,他不仅不会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而且以后也不跟你一起做游戏了。

家长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这个社会是讲究规则的,所以要从小就帮助孩子建立这种意识,有时候也有要适当的惩罚,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也要对孩子制定相应的规则,例如在吃饭的时候要把电视机关掉,到了睡觉时间就要准时的上次休息等到,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形成规则意识,在他与别人的交往中会学会求同存异,也增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沙坑里的哭声,不要再说孩子还小了,正是因为孩子还小才要好好的教育,在孩子打了别的孩子之后,千万不要再给孩子找借口来开脱了,也不要用暴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应该要从孩子打人这一件事中反思,从而帮助孩子分辨是非,也慢慢的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这些都有利于他在日后跟别人的交往和团队合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