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 > 正文

孕期如何给做好牙齿保健!

  • 辣妈帮优选
  • 2019-08-09 19:24
  • 41
摘要:怀孕后,由于内分泌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牙龈血管扩张,抵抗力减弱,容易出现各种口腔问题。怀孕后,由于内分泌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牙龈血管扩张,抵抗力减弱,容易出现各种口

怀孕后,由于内分泌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牙龈血管扩张,抵抗力减弱,容易出现各种口腔问题。

孕期口腔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孕妇本身,如果孕妇不能正常睡眠和饮食,还可能影响到腹中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那么,孕妇该如何做好口腔保健呢?

如何做好保健

1.有效刷牙,正确使用牙线,降低口腔中治病菌的水平。孕妈妈应该保持口腔卫生,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簌口的好习惯,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即短距离横刷与竖刷相结合的方法。

肌活鲜炖燕窝

优选:肌活鲜炖燕窝

燕窝浓度高,2天一瓶满足孕期营养需求;滋补3系含3g燕窝,每天一瓶,适合备孕、孕早期及日常保养的女性。

2.孕早期多伴有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可按照以下的说明,尽量保持口腔的清洁:

(1)早晚刷牙,选择妊娠反应较轻的时候刷牙,刷牙后不再进食;

(2)刷牙时头微微向下低一些,免得牙膏泡沫刺激咽喉壁引起恶心;

(3)不要使用味道口感过于刺激的牙膏或不使用牙膏;

(4)使用牙线清除牙缝隙的菌斑;

(5)进食后漱口也很重要;

(6)孕妈妈如果有呕吐或需要经常进食,可使用含氟化物漱口水漱口,增加牙齿抵抗酸蚀的能力。

开丽月子牙刷儿

优选:开丽月子牙刷儿

刷头特别柔软,适合孕产期妈妈,一些小设计比较贴心,在牙刷柄上面具有一些凹凸设计,用起来不会沾水之后觉得滑手,使用起来很顺手,个人觉得不错。

3.患有严重牙龈出血的孕妈妈,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另外“坐月子”期间的新妈妈们也应该注意自己的口腔卫生,“坐月子,不刷牙”的说法是错误的,新妈妈们应科学的看待口腔健康问题,关注口腔卫生,餐后漱口,早晚刷牙。

孕期口腔疾病有哪些?

1.妊娠期牙龈炎及牙周炎:

(1)病因:孕早期妊娠反应易恶心呕吐,孕中后期行动不变,容易忽视口腔卫生保健,导致牙菌斑增加;孕期雌性激素水平明显上升,使得牙龈里的血管扩张充血,容易诱发加重牙龈炎及牙周炎。

澳洲Swisse柠檬酸钙

优选:澳洲Swisse柠檬酸钙

如果孕妈妈食物中的钙摄入不足,可以选择服用钙片,推荐澳洲进口的swisse适当补充即可,随餐服用,产后妈妈也可以继续吃哦。

(2)表现:牙龈红肿,刷牙或咬食物时发现牙床出血,偶尔有疼痛不适的感觉,在孕前就患有牙龈炎或牙周炎,怀孕后炎症会更加严重,牙龈会出现增生、肿胀、出血显著,个别的牙龈还会增生至肿瘤状,称为妊娠性龈瘤,妨碍进食。

(3)危害:患牙周炎的母亲,早产和产下低体重新生儿的风险增加。

2.龋齿:

(1)病因:孕初期会出现妊娠反应,吃饭或刷牙时容易呕吐,容易放松对口腔卫生的要求,导致牙菌斑增加;怀孕后进食次数增加、吃零食、偏爱酸甜食物等饮食习惯的变化,极易造成口腔酸度增加,导致牙齿脱钙,使本来没有龋齿的孕妇在孕期容易出现龋齿,孕前已有龋齿者在怀孕后龋齿数增多。

(2)危害:龋齿早期没有症状,易被忽视,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发展到牙髓(牙神经)引起牙髓炎,出现剧烈的疼痛,继续向牙根发展,会引起根尖炎症,给孕妇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增加早产的风险。有研究证明,孕妈妈龋齿若未经治疗和控制,变链菌通过母婴传播从妈妈口腔传播到宝宝口腔中,宝宝患龋齿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而且致龋菌在宝宝口腔中定植的越早,宝宝患龋的年龄就越早,也越严重。

3.智齿冠周炎:

(1)病因:由于受颌骨或其他牙齿的阻碍,智齿(即第三恒磨牙)不能完全萌出,被牙龈覆盖,阻生智齿与牙龈之间存在潜在的间隙(医学上称为“盲袋”),易滞留食物残渣,导致细菌滋生而直接引起急、慢性炎症。智齿冠周炎易发生在20~35岁之间,而这个年龄段恰好是育龄女性选择怀孕的时间。智齿冠周炎在孕期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出数倍。

(2)症状:牙冠周围软组织肿胀疼痛,咀嚼、进食及吞咽困难,严重者张口受限、面颊部红肿,可有头痛、全身不适、体温上升、食欲减退等菌血症或毒血症的症状。

口腔疾病应如何治疗?

孕早期(孕1~3月):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所有器官开始形成,乳牙牙胚开始发育,这一阶段牙齿治疗带给孕妈妈的疼痛、焦虑与压力,对胎儿及孕妈妈都可能有不良的影响,严重者可造成流产。因此,孕早期只对口腔急症做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尽量避免复杂的口腔治疗。

美德乐Bravado哺乐多哺乳内衣

优选:美德乐Bravado哺乐多哺乳内衣

美德乐哺乐多文胸采用精选面料,丝滑弹性面料透气舒适,可迅速转移肤表汗液,帮助持久干爽。根据孕产期体型专业设计,有特殊的双重搭扣,单手即可轻松开合;整片式无缝立体剪裁凸显胸部轮廓,轻薄也优雅。无钢圈的设计,减轻了对胸部的束缚压迫力,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孕期的需要。

孕中期(孕4~6月):是治疗口腔疾病的相对安全时期。在此期可行龋齿充填,洁治和简单的牙髓处理;复杂治疗建议延迟至产后进行。

孕后期(孕7~9月):此期子宫处于较敏感状态,易引起子宫收缩,外界刺激容易引起早产。口腔治疗时的体位易导致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产生脑缺氧,有晕厥丧失意识的可能。因此,只对口腔急症做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建议短时间内间歇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