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 > 正文

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三招即可解决

  • 奶爸麻先生
  • 2019-06-17 18:32
  • 41
摘要:不要以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宝宝就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正是应为物质条件太好,可选择的食物种类增加,宝宝很容易出现偏食、挑食的情况,长期积累下来,孩子就会出现营

营养不良目前是很多儿童都存在的问题,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营养不良就是看起来比较瘦弱矮小、多病,这类家长会比较注意改善方法。而其实一些肥胖儿童也是营养不良导致的,家长也应引起重视。

长期缺少某一营养素会导致瘦弱矮小,而长期过多摄入某一营养素,比如糖、脂肪等则会造成肥胖。这两种情况都属于营养不良,家长都要做好应对准备。

1

调整饮食结构

孩子营养不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挑食、偏食,经常性的不摄入某一营养素或者某一营养素经常性的摄入过多,导致营养不均衡。所以,要想解决孩子营养不良的问题,首要目标就是调整饮食结构。

1、品种多样

要想让孩子保证每餐摄入的营养均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餐都保证食材的品种多样,这样孩子就能摄入多种营养素,从而使营养均衡。那么该如何才能保证每餐品种多样呢?

①小份量选择

有些家长可能会想每餐做那么多的品种会不会吃不完啊,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选择小份装。同等能量的一份餐饭,小份装的同时品种量就多了起来,能够保证孩子摄入不同的营养素,保证营养均衡。

②同类食物互换

很多家长弄不清孩子偏食到底是什么意思,认为孩子有不喜欢吃的食物就叫偏食、挑食。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孩子不喜欢吃米饭但喜欢吃面条那叫不叫偏食,因为米饭、面条都属于碳水化合物,只要补充一种就能保证该营养素的获得。

所以,在做饭时要学会同类食物互换,比如孩子不喜欢吃鸡肉,但鸡肉属于蛋白质,那么可以给孩子做孩子喜欢的牛肉,同样能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此外,同种营养的食物可以换着做,比如今天吃米饭,明天可以吃面条,后天全麦馒头、小米粥等等,既能保证孩子准确获得该种营养,又不会让孩子产生反感。

2、比例适当

蛋白质的摄入量是每天每公斤1.5-2克,碳水化合物一般每天摄入250-750克的主食就可以满足人体热量的需求,脂肪一般每天摄入25克左右就足够。维生素一般在每日果蔬中可以得到补充。

家长在给孩子准备饭菜时,可以以这个量来做对照。比例要适当,不能摄入过多也不能摄入过少,因为过多过少都会导致营养不良。如果实在觉着不能按比例给宝宝分配营养的话,可以给孩子选择添加配方奶粉。

儿童配方奶粉

儿童成长配方奶粉

如果如果孩子还是缺少某一营养素的话,可以针对性的补充,比如缺钙补钙、缺维生素补维生素等。

3、适当吃粗粮

粗粮不仅可以治疗便秘,还能控制肥胖,所以对于稍微胖一点的孩子或者是便秘的孩子,可以多吃一点粗粮。玉米、红薯、紫薯、南瓜、土豆等都是常见的粗粮,可以给孩子做着吃。不过要注意粗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2

促进肠胃健康

一部分儿童营养不均衡是由肠胃问题引起的,肠胃不好吃什么都消化不了,时间长了自然什么都不想吃,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营养不均衡。所以,为了让孩子吃嘛嘛香,保证肠胃健康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1、补充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增大变软,促进肠道蠕动,加快排除废物的速度,进而起到减肥、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等风险。所以,要想促进肠胃健康,补充膳食纤维也是很有必要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含有膳食纤维,我们只需让孩子多摄入这些食物即可。一般燕麦、大麦、小米、玉米、红豆、薯类等都含有膳食纤维。另外,大部分的新鲜蔬菜中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平常饮食中可以让孩子注意摄入。

2、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道排尽残渣,预防便秘积食。还能杀灭有害菌,维护菌群平衡,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帮助预防或缓解腹泻症状。总之,益生菌对于促进儿童肠胃健康是有很大积极作用的。

①怎么吃

益生菌一般打开后最好直接吃或者直接冲泡,因为益生菌暴露在空气中的话会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活性降低。此外,益生菌最好使用低于37℃的水来冲泡,否则会杀死益生菌的活性,而没有活性的益生菌一点用都没有哦。

②吃多久

益生菌的具体服用时间应该遵循医嘱。免疫力低下的人一般是服用2个月的周期;肠道有问题的人在症状缓解后应继续服用益生菌2周以上,已达到巩固的效果。

要注意不可长期服用益生菌,否则容易打破肠道“菌群平衡”,影响正常菌落的发展。而且要注意在饭后给孩子服用益生菌,因为这时候有食物中和胃酸,更有利于活菌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

益生菌滴剂

儿童益生菌粉

3、多运动

经常运动锻炼也能加快肠胃蠕动的速度,对于肠胃问题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不过家长应该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合理选择运动方式,以防运动过度造成伤害。

①0-1岁

一岁以下的孩子还没有运动能力,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多翻翻身、伸伸胳膊伸伸腿等;会爬的孩子可以准备一个爬爬垫让孩子爬来爬去的玩,这也属于孩子能做的运动。

②1-3岁

1-3岁的孩子大多已经会走路了,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多出门散散步,合理的进行运动和锻炼。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玩球、捉迷藏等简单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对于孩子的肠胃发展也有一定的好处。

③3-6岁

3-6岁的宝宝大多已经运动自如了,家长们可以带孩子跑跑步、游游泳等做一些孩子能够接受的运动。不过运动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以免自身受到伤害。不能出门的时候也可以在家带孩子玩玩球等做一些游戏。

3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不好,经常吃饭不规律、爱吃零食等都是孩子营养不均衡的诱因。有些小孩在吃饭时爱看电视、玩游戏等导致不能好好吃饭,也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因此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改善孩子营养不均衡还是很有必要的。

1、按时吃饭

吃饭不规律的危害很多,首先饥一顿饱一顿的肠胃受不了。饿的不能行的时候才开始吃饭,吃的会更多,消化系统的负荷也会增多。其次,会降低大脑功能,影响大脑发育。饥饿时血糖降低,会使大脑出现障碍。

①早餐不能少

长期不吃早餐,会造成营养缺乏或不均衡,抵抗力低下。如果不吃早餐,大概到上午的九十点钟就会出现饥肠辘辘的现象,造成肠内壁过度摩擦,损伤肠黏膜,导致消化系统的疾病而引起营养不良。

对于小孩子来说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他们的发育,所以一定要按时吃早餐。但是吃早餐也不是随便吃的,健康营养的早餐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最好依据这些来选择要吃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最好以粗粮为主,摄入燕麦粥、玉米、红薯等谷物代替精制米面制品,保证碳水的摄入和补充B族维生素。蛋白质和脂肪可选择牛奶或酸奶、鸡蛋、坚果或牛肉,再加一份水果或蔬菜提供充足的膳食纤维。

②勿暴饮暴食

小孩子最容易暴饮暴食了,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一下子吃很多,不喜欢吃的就一点不吃,久而久之,就会给自己的肠胃造成负担,甚至引起肥胖现象。所以,要注意孩子吃东西的量,不能无节制的吃。

2、少吃零食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不应该完全禁止零食,而应选择适量的零食作为营养补充,但要注意吃零食的时间和种类。

吃零食的时间最好在两个正餐之前,不要影响正餐的摄入。在种类的选择上注意尽量选择天然的零食,比如奶酪、蔬菜、苹果干等,或者是低糖、低盐、低热量的零食。而不要买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以及膨化食品、油炸食品。

无添加高钙乳酪棒

无添加苹果干

3、营造良好就餐环境

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对于解决儿童不爱吃饭的问题还是很有效的。因为很多孩子不吃饭并不是真的不吃,而是被其他事情吸引了注意力,所以在吃饭时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让孩子将注意力放在吃饭上还是很有必要的。

家长们要注意吃饭的时候不要训斥孩子,以免孩子产生抗拒心理不愿意吃饭,从而造成营养不均衡。而且在吃饭时最好不要看电视,也不要大声聊天等,保持安静的就餐环境,使孩子将注意力放在吃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