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用品 > 正文

【精选】蓝耳防控的几个知识点

  • 信得科技旗舰店
  • 2023-11-08 18:21
  • 9
摘要:为什么不要轻易免疫蓝耳除了疫苗费用的问题,蓝耳活疫苗本身会有毒力残留、返强、重组、散毒、穿透胎盘等问题,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保护力逐渐下降,猪群问题越来越重、越来越

为什么不要轻易免疫蓝耳

除了疫苗费用的问题,蓝耳活疫苗本身会有毒力残留、返强、重组、散毒、穿透胎盘等问题,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保护力逐渐下降,猪群问题越来越重、越来越难防控;而抗体依赖增强作用(ADE)使得蓝耳灭活苗不仅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低抗体水平甚至还能助长野毒的复制,危害更大。

什么样的猪场需要免疫蓝耳

蓝耳全阴性场不需要进行蓝耳免疫,主要表现为猪群RT-PCR检测为蓝耳阴性,同时血清抗体检测为蓝耳抗体全阴性。

蓝耳阳性稳定场,可以不进行蓝耳免疫,依靠场内生物安全措施逐步净化蓝耳。主要表现为母猪群蓝耳抗体阳性,带毒但不活跃,仔猪抗体水平随日龄段逐渐下降,猪群蓝耳抗体S/P值一般低于2.5。

蓝耳阳性不稳定场需要进行疫苗免疫,主要表现为母猪流产率高,断奶仔猪呼吸道问题多的猪场,这种未免疫过蓝耳的猪场对猪群抽样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呈蓝耳阳性且S/P值多数高于3.0时应当考虑免疫蓝耳疫苗。

蓝耳发病场,病死猪进行PCR病原检测检出蓝耳病原的,在发病初期猪群少量发病时应考虑紧急免疫蓝耳疫苗。

如何进行蓝耳检测

对于突然出现母猪流产、死胎比例较多的猪场,如果同时保育阶段的仔猪呼吸道问题较多,可以怀疑猪场出现蓝耳问题,应考虑进行检测。

猪场可剖检病死的保育仔猪,取肺脏、脾脏、扁桃体、淋巴结等,可冻藏后进行PCR病原检测。对流产母猪采血分离血清后进行抗体检测,血清可以冷冻,血液原样不可冻藏。

注意:蓝耳病毒血症持续期较短,不建议直接送检血液进行PCR病原检测。

推荐蓝耳监测方案

1、300头以下规模的蓝耳阴性场建议每年2次采血送检,母猪以后备母猪、低胎次、中胎次、高胎次分组,每组5只以上;公猪建议直接全部采血;仔猪以不同日龄段如30d、60d、90d、120d分组,每组5只以上。300头以上规模的猪场每组猪只数应相应增加。

2、300头以下规模的蓝耳阳性稳定场建议每年2~3次采血送检,母猪以后备母猪、低胎次、中胎次、高胎次分组,每组5只以上;公猪建议直接全部采血;仔猪以不同日龄段如30d、60d、90d、120d分组,每组5只以上。300头以上规模的猪场每组猪只数应相应增加。猪场出现流产胎儿/死胎或保育猪咳喘死亡的猪应当进行PCR病原检测。

3、300头以下规模的蓝耳阳性不稳定场建议每年3次采血送检,母猪以后备母猪、低胎次、中胎次、高胎次分组,每组8只以上;公猪建议直接全部采血;仔猪以不同日龄段如30d、60d、90d、120d分组,每组8只以上。300头以上规模的猪场每组猪只数应相应增加。猪场出现流产胎儿/死胎或保育猪咳喘死亡的猪应当进行PCR病原检测。

4、进行蓝耳疫苗免疫的猪场可对相同猪只于免疫前、免疫2周后分别采血进行抗体检测,或对处于免疫前、免疫2周后的不同日龄段的仔猪分别采血进行抗体检测,有助于帮助猪场了解免疫效果,以及确定首免时间等。

选择哪种蓝耳疫苗

蓝耳不同毒株之间差异较大,疫苗交叉保护性弱,选用疫苗前应对本场蓝耳毒株进行基因测序,将测序结果与相应的疫苗株进行比对,选择同源性更接近的低毒力疫苗。

近年我国开始流行的NADC30-like毒株,是美洲新型中等毒力的NADC30毒株与国内的多种毒株重组的结果,目前尚无同源性高度匹配的商品化疫苗,但国内猪场使用较多的高致病毒株蓝耳疫苗一般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力。

正在爆发蓝耳的猪场应该怎么办

如果猪场已经大面积爆发蓝耳,就不建议再使用疫苗进行紧急免疫了,因为疫苗接种后需要2周左右才能产生抗体,大面积发作后再接种活疫苗不利于快速阻断野毒侵袭,且紧急免疫蓝耳可能导致病毒传播更快。

如果猪场已经大面积爆发蓝耳病的,应当进行全群药物保健,以增强猪群免疫力和防止继发致病菌感染;仔猪增加电解质补水且应当提早断奶与母猪分离;对发热猪只可注射退烧药物。最主要的是对于流产和屡配不孕的母猪应当主动淘汰。

蓝耳的推荐保健方案:板青颗粒1公斤+替米考星2公斤,拌1吨饲料,连用15天。

还需要注意什么

引入种猪应当有2周以上隔离适应期,随后根据引种猪场和本场情况进行疫苗免疫、驱虫、返饲和药物保健等,并引入少量原场低胎次待淘汰母猪(哨兵猪)与后备猪群进行混群1个月以上,观察无误后再将后备猪引入现有种猪群。新进后备猪引入种猪群之前,可对后备猪和哨兵猪采血进行抗体检测,分析双方是否已相互适应。

另外如果是蓝耳阴性场,必须从蓝耳阴性种猪场引种,且引种后先采血(有条件的全部采血)进行抗体检测。

蓝耳阳性场格外需要注意生物安全防控,至少应保证及时处理胎衣和流产胎儿,隔离发病仔猪,免疫和治疗时一猪一针头(或一窝一针头)等。有条件的猪场应该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