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99%的人不知道:送娃出国留学可不比送蛙出门。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 2023-11-05 06:45
  • 15
摘要:拿到OFFER后最重要的事:可不是打包便当、四叶草和道具哟!送孩子留学和送旅行青蛙出门当然不是一回事,然而,你忙着给孩子换汇、办签证、买24寸大箱子、买毛衣、订

拿到OFFER后最重要的事:可不是打包便当、四叶草和道具哟!

送孩子留学和送旅行青蛙出门当然不是一回事,然而,你忙着给孩子换汇、办签证、买24寸大箱子、买毛衣、订宿舍,甚至因为担心孩子吃不惯汉堡披萨打算给他带上几包火锅底料,这流程和佛系养蛙似乎也没啥区别?

【这是因为,你多半忽略了最关键、最重要的准备工作。

让他在心理、思维和状态上做好到大洋彼岸求学的准备。】

申请美国名校并不容易:2017年,申请常春藤盟校的4万多中国学生里只有不到200人被录取——录取率还不到0.5%。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家长都承担着非常大的压力,所以,在拿到满意的OFFER之后,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庆祝成功、纾解压力是必要的。

然而,拿到OFFER毕竟只是留学美国之路的第一步,美国高校的教育体制和培养目标与中国传统学校教育有很大不同,想尽快适应当地生活、出色地完成学业、交到美国本地的朋友,中国留学生需要尽早做的准备有很多。

【心理:准备拥抱变化】

1.出国旅行VS出国留学

如今,从《生活大爆炸》到《权力的游戏》,和美国人民同步追剧早已不是梦。加上交通方便,偶尔去美国旅游一次也不算大事。

但是,就像大部分中国人的居住条件并没有与《我的前半生》或《柒个我》的主角们齐平,真实的美国和美剧之间也是有极大差别的。

同样的,到宽窄巷子逛吃逛吃三四天和在成都居住三四年完全是两回事,曾在加利福尼亚自由行也不等于你已经了解长期在美国生活学习将面临的种种挑战。

想点外卖?没有美团饿了么,中餐只有宫保鸡丁。

出门忘带钱? 不好意思,小店不接受手机支付。

发烧了想来点白加黑?真是抱歉,医生下个月才有空见您。

想和新同学搞好关系?还没养成上脸书和推特的习惯。

想请老师帮自己适应?教授每周只有两个下午在办公室。

由于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完全不同,像这样大大小小的压力源将随时随地不断出现,甚至可能导致失眠、心悸和头痛等生理反应。所以,准留学生们一定要做好长期应对这些变化的心理准备,不要误把留学当旅游。

2. 抵制抱团的诱惑

来自每年有三十多万学生留美的中国,意味着孩子能很轻易地找到由中国留学生组成的小团体。

可是,尽管抱团有助于暂时缓解孤单和焦虑的情绪,一味停留在中国学生团体内部会使孩子失去很多深入参与校园活动、真正融入美国文化的机会,对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是一大阻碍。

此外,有调查显示,中国留学生的压力指数往往和他们的美国朋友数量成反比。因此,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到美国以后,保持自信和开放的心态,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活动,主动与当地学生沟通互动。

3.了解和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

对于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来说,留学不仅是学业的一个阶段,也是一次心理上的历练。在心理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尽可能完善的支持系统,并在原有支持系统失效时及时建立新的支持体系。

比如,去国外之前,通过脸书和学校论坛等途径进入新生群组,找到组织;建立和家人、朋友、老师的有效沟通渠道等。

此外,中国学生要以更开放的态度看待心理咨询,千万不要讳疾忌医。美国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关切的,但学校提供的各种支持都需要孩子主动寻求帮助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思维:装备第二套思维系统】

1.哈佛不流行“辩证看问题”

这几年随着各种辩论赛的举办,不少中国孩子逐渐学会了选定一个立场发言。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物极必反”“福祸相生”的概念对我们分析问题的思路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并不是说这样的世界观有什么不好,可是在以“辩论”为公众对话基础的西方思想表达中,“君子和而不同”的风度是不那么被欣赏的。

比如,历史课上,教授让大家讨论奥巴马政府的医改政策,中国学生多半开口就说:“我们要辩证看问题,医改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然而,教授想听到的是你究竟认为它“功不抵过”还是“瑕不掩瑜”的论断,不是一套“面面俱到”的分析。

所以,在出国以前,留学生们要尝试了解西方思维模式以及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异同。暂时放下美剧,多看一看时事新闻、政要演讲或访谈节目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2.“正确答案”并不重要

国内的传统课程设计并不强调跨学科综合思维,应试压力大的省份中对唯一“正确答案”的追求更是“精益求精”。然而,在某种意义上,对历史和语文这种完全可以有个性化解读的学科的过度标准化教育是具有破坏性的。

美国高校文化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学术自由”精神,所以,教授们都希望看到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代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去思考,进而提出具有个性的解读。

例如,当教授让你观察一副名画的时候,不要试图根据课程设置或参考文献揣测教授“最想听到的正确答案”,或马上到维基百科上找背景介绍,而是积极调动你的所有知识和感官,去真正地感受、比较和评价。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撰写论文,只有真正带有“你”的色彩的原创答案,才有可能拿到高分。

在出去留学以前,就可以尝试做些思维练习,学会放下对“正确答案”的执念。

3.调整学习状态,坚持学术诚信

确实,每年都有很多中国学生被美国名校劝退,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39.86%是因为学术表现差,32.57%是因为学术不诚信,还有约21%是因为缺勤、行为不当或不了解学校基本规范,只有3.43%是因为心理问题。

所以,只要调整好状态,其实不用那么担心会出现心理问题。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提醒他要提前进入学习模式,不能一直“梦想仗剑走天涯”却松懈了自我管理,并且一定、一定、一定要了解并严格遵守学术诚信规范和学校的重要规定。

国内学术界目前对抄袭的零容忍和文献引用格式的规定还没有像美国高校那么严格地执行,绝大部分中国高中生对MLA、APA等文献引用规范知之甚少,也想像不到教授使用的反抄袭软件能够轻易辨识出不同学校的两个学生的论文中任何重合的可疑内容。

因此,在出国前认真系统地学习一下英语学术写作规范,绝对是大有助益的。

此外,中国留学生还需要学会如何与教授相处、提前了解社团文化、如何高效阅读……

“居然有这么多需要准备的事情?!我还以为接下来最麻烦的就是办签证!”

“又不是旅行蛙,打包好便当和四叶草就可以出发。”

如果你即将送儿千里求学,

如果你想让孩子尽快融入美国大学校园,

那就快来读一读这本

美国教授专为中国学生写的留学指南吧!

留学美国之路-你的思维比分数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