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户外 > 正文

干货,鲍老师来解答,新妈妈常见十问 之排便篇

  • 2023-10-26 08:37
  • 7
摘要: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吃好睡好拉好,基本代表万事皆好。再矫情的妈妈也会乐此不疲地观察宝宝的屎和尿,这里能看出宝宝的健康与否。母爱就是这么伟大!

下面这篇文章里,育儿专家鲍秀兰老师围绕宝宝排便的一些常见问题,给妈妈们一个放心的回答。

A:有时妈妈会发现宝宝尿布上有粉色痕迹,以为是血液,很着急。其实这种痕迹通常代表宝宝的尿液浓缩,是一些盐类沉淀物,给宝宝多喂奶或适当喂水即可消失。如长期见到粉色痕迹应该找医生咨询。

A:健康宝宝的尿液呈淡黄或深黄色,颜色越深表明尿液越浓,说明婴儿摄入的水分越少。

A: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每次进食后不久就会排便,这是胃结肠反射造成的,每当胃部有食物进入时就会刺激消化系统活动,引起排便,以后随着消化系统功能成熟就会好转。

A:有的母乳喂养的宝宝在2-3个月时,3-5天甚至5-7天排大便一次,排出的大便为黄色软便,没有排便困难现象,不影响生长发育,家长不用担心,这属于正常现象,是由于小婴儿肛门括约肌没有发育成熟、胃肠道生长发育不成熟引起的,也可能是母乳消化吸收好所致,称为攒肚。如果宝宝没有不适,不用处理。如果时间过长,影响吃奶量,睡眠不安稳,可以用棉棒蘸植物油涂抹宝宝肛门周围刺激排便。

A: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比平时明显增加,一般每天增加3次以上,同时大便性状明显变稀至水样。母乳宝宝可适当缩短一侧乳房喂养时间,减少脂肪摄入。因为母乳有前奶后奶之分,后奶中富含脂肪,宝宝吃多容易大便次数多。不能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建议选择低乳糖、添加益生元、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A:需要补充水分。如果急性腹泻持续时间超过5天,建议短时间应用低乳糖配方奶。高度怀疑宝宝患感染性腹泻或牛奶蛋白过敏腹泻,应该找医生诊治。家长此时更需要特别关注体重变化,如体重降低,可能是腹泻引起脱水。

A:如果宝宝便秘,需要改善宝宝的喂养方式和喂养量。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应避免辛辣食物摄入。人工喂养的宝宝应该注意配方奶不要冲调过稠,适量增加水或其他液体的摄入量,以增加大便的次数及大便中的水分。益生元有软化大便的作用,而钙等营养补充剂可能增加大便干结,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A:给宝宝做被动操,让其多运动,配以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要长期耐心培养宝宝规律性排便习惯,还要注意宝宝臀部的护理,避免红臀和肛裂的发生。

A:国外研究发现,宝宝1.5-2岁是训练排便的最佳时期,应尽量避免为小宝宝把尿这个习俗,在培养宝宝有意识地排尿的过程中,需要家长逐渐延长督促宝宝排尿的间歇时间,使宝宝的膀胱充盈度增加,这对宝宝的整体成长有益。

A:8个月的宝宝如果独坐平稳,可以训练他在便盆上方便。要尊重宝宝的意愿,坐便盆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不要让宝宝坐在便盆上吃东西、玩玩具或看图画书,以免转移注意力。

本文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

营养小贴士

据统计,约有55%的宝宝会出现消化不适,表现为腹泻、便秘、轻度奶癣、胀气、溢奶和哭闹等。针对上述消化不适症状的宝宝,家长们帮宝宝选好口粮前,需要掌握专业的科学知识,提前了解胃肠呵护营养方案。

1、小分子蛋白易消化,能够帮助呵护娇嫩胃发育;

2、低乳糖减轻肠道负担 促进小肠吸收力;

3、益生元GOS助力有益菌成长 健康大肠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