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 > 正文

为什么优秀的孩子,都有一个优秀的妈妈?

  • A小O
  • 2023-10-19 04:36
  • 8
摘要:

孟母三迁、陶母退鱼、欧母画荻、岳母刺字,古代四大贤母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如今读来,那种舐犊情深和正气秉然的母爱仍令人感动不已。有人曾经说过:“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一个母亲的三观,的的确确陶染着家庭及子女。喜欢读史的人可能会察觉,每一位成就卓着的人身后,几乎都有一位聪慧、有见地、三观正确的母亲。母亲的爱,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母亲的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的三观是子女三观的来源。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善良、勤劳、乐观、有见地和三观极正的母亲,就是子女最大的福报,就是家庭最大的福气。

妈妈三观正,孩子不入歧途没有比读书无用、有钱为尊的三观更可怕的。在这种信奉物质至上思想的影响下,有些妈妈正在毁掉子女的一生。南怀瑾曾谈到:“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然而,当下社会浮躁,物欲横流,追名逐利已成为一些人生活的全部。为何要把这种疲惫不堪的生活方式也转嫁给儿女呢?尊重知识,重视读书,是妈妈三观正确与否的最基本表现。古代孟母何其重视孟子的读书教育,为了给他营造一个好的氛围曾三迁其住所。昔日孟子年少时,父亲早丧,母亲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地,孟子和小伙伴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见状自言道:“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后来便搬到了市集旁边,孟子又学起了商人做生意的样子,玩杀鸡宰鹅讨价还价的游戏。孟母又自言道:“此地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最终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爱读书。孟母欣喜的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孟母所为就是为了让孟子远离那些粗鄙庸俗的环境,让他做一个爱读书的人。也正是孟母的远见卓识,才成就了一代大儒孟子。

妈妈三观正,孩子人品好作为妈妈,是否能善待老人,决定着孩子以后是否知道回报父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能否礼待亲友和邻居,决定着子女有无爱心。韩婴《韩诗外传》中如是说,“贤母使子贤也。”母亲的善良和博爱,是子女将来拥有良好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的关键;母亲的眼界、心胸决定着子女的前程是否远大,胸襟是否广阔。许多家长自身道德修养有待提高,自己胸无大志碌碌无为,却要求子女有出息;只顾自己发财赚钱,难得关心孩子教育,自己不看书学习,却要求孩子名列前茅;自己沉迷麻将牌局或觥筹交错,却要求孩子专心致志;自己不孝敬老人,却要求子女言听计从;张嘴闭嘴污言秽语,却要求孩子礼貌文明;自己为了赚钱坑蒙拐骗,又怎能要求孩子品行高尚?陶母退鱼,讲的是东晋名将陶侃有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她不受儿子官物私赠,并教导儿子为官廉洁奉公的故事。陶母对陶侃自幼管教严格,以纺织为业坚定地资助儿子的仕途。陶侃曾任渔梁吏,食用官府的腌鱼时,念及家中贫寒的母亲,就用陶罐盛装了一些派人送给母亲。未料母亲如数退还,附信责备道:“汝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正因陶母的言传身教,陶侃虽家境贫苦,却做官长久,曾任八州都督、征西大将军,后封为长沙郡公。我们道德上的瑕疵和言行的不端,表面上看,无碍家庭生活;但是,孩子往往是大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