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正文

新年开篇箱包的前生今世

  • 威戈箱包旗舰店
  • 2023-09-26 21:12
  • 8
摘要:新年换新装,威戈君新年的第一只背包,就是它了!大的容量轻的身躯!

新年换新装,威戈君新年的第一只背包,就是它了!

大的容量轻的身躯!

我们每年都在更新迭代自己的箱包,不断追求更舒适、更轻便的体验感,

那么,威戈君突然很好奇往前推上百年,古代人是如何背包呢?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看。

日常出行,袖袋。

古人平日里逛逛街,赏赏花鸟,也讲究个轻便、利落,带着钱袋锦囊就行了,但古人的衣服上没有设计古袋,怎么办呢?别急,他们在宽大的袖子里面设计了袖袋,将一些平时用的东西都装在了袖袋里面。

因为袖袋设计成袋口向上,而且袋口有翻盖,所以手在上下活动的时候袋里东西不会掉出来。

短途出行,褡裢

过去的商人或账房先生外出时,需要装较多物品,于是就使用一种叫做褡裢的长方形口袋,中间开口,两端装东西,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挂在腰带上,解放双手。再大一些就适合装行李干粮,让驴或者马驮着。

褡裢的缺点显而易见,没有功能分区,东西容易塞乱,还容易被偷。

长途旅行,包袱。

古人外出时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少来几天,长了就个把月,路途遥远,需要准备干粮、衣服等必需品,用什么来装呢?最常见的就是包袱。小燕子出宫呀,郭芙蓉逃家,包袱是轻装上阵的最佳拍档。不过难过也在这,想多装几块干粮,就只能忍着少换一套衣服了,放块银锭子还真硌得慌。

所谓包袱,不过是四方形的一块布料,里面放上需携带的物品,然后将两个对角打结在一起,剩下的 两个角各自打结,可以挎在胳膊上,或背在肩上。随着各式旅行箱、行李箱的出现,包袱作为箱包工具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挑子,在我们印象中挑子,一般都是小商贩背着卖货,还有“剃头挑子”,再想想就回忆起来整个《西游记》里,挑子就像长在沙僧肩上下不来了。

宋代沈括在《忘怀录》中介绍游山具时描述了一种家具: “游山客不可多 ,多则应接 ,人事劳顿 ,有妨静赏。兼仆众所至扰人 ,今为三人 ,具诸应用物共为二肩 ,二人荷之 ,操几仗持盖杂使三人便足矣。兼舆者未预客有所携 ,则照裁损 ,无浪重复。惟酒杯或可用 ,银钱一二千使人腰之 ,操几仗者可兼也。”

别的不看,只说文中“二肩”需要两人“荷之”,“荷”就是扛在肩上,那么意思就很明确了——行李挑子。一般左为衣箧 ,右为食柜 ,用竹编编成。中设二层隔板 ,连底带盖四层。一边春游一边嘎嘎哟哟抬着箱子,累是累了点,喝着小酒吹着风也就值了!

箱箧,中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书生上京赴考,需要携带书籍和生活用品,于是出现了专为科考书生之用的书箱。书箱是知识和身份的象征,无论它是紫檀木、黄花梨、酸枝木、楠木还是普通硬杂木甚至不过是竹编的,读书人都会将它视若珍宝。

箱的制作工艺往往代表一个时代最为精绝的木艺术水准。除了装书,平日大户人家出门也要带几口箱子,再让马车驮着。精致的箱子多用脱胎漆器制作而成。脱胎漆器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典雅别致,色泽瑰丽鲜艳,装饰精细,结实耐用。

说到底古人不论多富贵奢华,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出行还是要减少负重的。好在古代女性出远门的少,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出门带不了几件漂亮衣服,行李箱就满了的烦恼。

如果他们能穿越回现代看看,一定会被威戈君又轻便又能装的新背包所震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