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宝配饰 > 正文

为什么买回家的酒,和店里品尝的味道不一样?

  • 晧琪名酒
  • 2023-08-21 02:51
  • 18
摘要:为什么买回家的酒,和店里品尝的味道不一样?

为什么买回家的酒,和店里品尝的味道不一样?

在购买葡萄酒时,很多人都会选择先试饮后购买。在店里尝试后觉得不错的葡萄酒,再将它纳入囊中。

不过有些时候,人们会发现,为什么买回家的酒和店里品尝的不是一个味道?难道是店员偷偷换了酒?其实,很大可能在于你的侍酒服务不到位,导致葡萄酒口感发生了一些变化。

1.适饮温度不正确

适饮温度对葡萄酒的味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合适的适饮温度,即便昂贵如拉菲,也喝不出任何美味。

一般来说,侍酒温度对于葡萄酒的影响主要是在两方面:温度对酒中香气物质的影响和对味觉的影响。

当温度过高时,葡萄酒中乙醇会挥发出来,使酒的香气稍带有乙醇的灼热感,失掉了部分酒精的葡萄酒也略显不平衡。当温度过低时,香气分子会被冻结在酒中,很难释放出来,闻起来便像是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

从味觉上来讲,高温时,味蕾对甜味的敏感性更强,低温时,味蕾对酸味的敏感性更强。此外,温度还可以降低葡萄酒中的苦味和单宁带来的涩感。这些都会对葡萄酒的味道产生影响。

即便是红葡萄酒,在盛夏饮用时也需要稍微冰镇一下。饱满型的红葡萄酒在20℃左右饮用正好,而轻盈型的红葡萄酒则只需要15℃就可以了。

白葡萄酒和桃红酒普遍需要低温饮用,轻酒体的保持在8-10℃,经过苹乳发酵、木桶陈酿的饱满型葡萄酒,12℃便差不多了。

对于起泡酒和甜酒来说,则需要更低的温度来保持口感的平衡,在4-6℃的适饮温度下,起泡酒能保持足够的酸度和气泡,甜酒也不至于显得过于甜腻。

2.没有醒酒or过度醒酒

醒酒听上去是件很简单的事,但一款酒该不该醒、醒多久却是困扰很多人的难题。无论是没有醒酒还是过度醒酒,都可能让一款酒的味道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总的来说,醒酒是让葡萄酒与氧气充分接触的过程,它可以使一款未到达最好状态的酒苏醒过来,也可以使一款完全开放的葡萄酒因为氧化而失掉自己的香气。

对于有沉淀的老酒和带有明显硫味的葡萄酒来说,醒酒一定是必要的了。

而当你面临的是一款普通的葡萄酒时,可以从香气和口感的差别上进行判断。如果葡萄酒的酸度和酒体都十分强劲饱满,单宁紧实,可香气却十分简单,这种酒大多是具有陈年潜力的年轻型葡萄酒,可以通过醒酒,让酒液能与氧气充分接触,加快葡萄酒的熟成,柔化单宁,使葡萄酒提早进入适饮阶段。

而当葡萄酒散发出很好的香气时,这款酒便已被你唤醒了,再延长醒酒时间,只能让葡萄酒往氧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那些一开瓶便达到最佳状态的葡萄酒来说,醒酒未免就有些多此一举了。过多的氧化接触对葡萄酒来说并不是件什么好事,不要让你的葡萄酒在醒酒的过程中氧化了。

3.出现木塞污染

在店中品尝时好端端的葡萄酒,为什么回家再喝却有一种湿报纸、湿狗的霉菌味道?很不幸,你碰上了酿酒师们最头疼的葡萄酒缺陷——木塞污染。

木塞污染是一种常见的葡萄酒缺陷,出现于软木塞封瓶的葡萄酒中,上座率高达8%,一旦发生便几乎没有挽救的余地。当然,这也不全是软木塞的锅,罪魁祸首还是一个叫TCA的化合物。

当木塞中的真菌遇到了酒庄不卫生的环境,或者消毒残留物中的氯化物,TCA就横空出世了。更可怕的是,在软木塞制作和使用的整个过程中,TCA都极有可能“慕名而来”,这也是木塞污染出现如此频繁的原因。

为了避免木塞味的产生,很多酿酒师开始用螺旋塞替代橡木塞。而对于很多坚持传统的酿酒师来说,与木塞味的斗争还在继续。

如果你是在餐厅或者专业的葡萄酒商店购买的葡萄酒,店员有责任为你更换一瓶全新的葡萄酒。

4.餐酒搭配错误

如果以上问题都没有发生,但你就是觉得这款酒和先前品尝过的不一样,或许问题出在了搭配葡萄酒的餐食上。

俗话说,餐酒不分家,一道合适的美食一定能为你的葡萄酒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精彩。“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这样的经典法则,虽然老套但却足够稳妥。香槟和生蚝、赤霞珠和煎牛排、贵腐和鹅肝、黑比诺与烤三文鱼……这些经典的搭配能让餐和酒带来的味觉体验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不过,餐酒搭配同样有一些雷区,譬如拿干型葡萄酒搭配水果甜点,或是用重口味干红去搭配海鲜……这些奇葩的搭配或许会让你有种“香蕉配枣”的绝望。而像油醋汁、酱油这类几乎无法与葡萄酒搭配的食物,在喝酒时,还是让它们尽量避免出现在餐桌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