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鞋包 > 正文

这5种孩子,将来更容易受欺负!

  • 拜托了妈妈育儿经
  • 2023-07-30 16:27
  • 10
摘要:最近经常带孩子去儿童乐园玩我发现,有些孩子总是被欺负不是被别的小朋友推推搡搡就是被别的孩子抱团排挤或被别人霸占着游乐设施不让玩……仔细观察下来这些容易被欺负的孩

最近经常带孩子去儿童乐园玩

我发现,有些孩子总是被欺负

不是被别的小朋友推推搡搡

就是被别的孩子抱团排挤

或被别人霸占着游乐设施不让玩

……

仔细观察下来

这些容易被欺负的孩子

身上总有一些共同特质

一、越说“躲着点”,越容易被欺负

在乐园中,我常看到这样一类家长,尤其是老人。反反复复叮嘱孩子:“躲大孩子远点儿,别被欺负”、“躲小宝宝远点,别摔倒了赖你”、“躲着点那些淘气的孩子,别打着你”……

越是被家长千叮咛、万嘱咐的孩子,越容易在和同龄小朋友的相处中,发生矛盾、被欺负。因为越是躲着,就越少机会和别人接触,越缺乏社交经验,遇到了问题或麻烦,更不知道该怎么办,而被人欺负!

建议:

别太干涉孩子们的互动,哪怕是有一些肢体冲突(一般,3岁内的同龄小朋友间,即便是打架,也不会有太大伤害力),在确保孩子人身安全基础上,由孩子们自己去折腾。每一次小的摩擦、碰撞、打架,都是在积累社交经验。

二、越说“不许打人”,越容易被欺负

邻居家的小姑娘,不到2岁,有段时间特爱打人,还总抢别人抢东西。她妈妈一直很制止她的这些行为,孩子一打人,妈妈就吼她,有时还打她。每次出门前都跟孩子说:“出去不许打人啊,要不以后不带你出去”。

妈妈的办法还真管用,但是感觉孩子的胆子变小了,别人打她、欺负她,就只会哭,也不告诉大人,也不会反抗她以前很厉害、从来不吃亏的的姑娘,变成了经常被别人欺负,还不敢支声的孩子。

总对孩子说:“不许打人,不然……”,一是用恐吓或惩罚的方式来禁止孩子的行为,当孩子遇到需要反抗或自我保护的时候,也不敢违抗父母的话。

二是只要求孩子不许打人,却又没有告诉孩子,遇到问题可以怎么办,孩子除了忍着别人的欺负,就不会别的招儿了。

建议:

1、别用威胁的方式跟孩子说“不许打人”,比如“不许打人,不然以后不带你出门”、“打人,妈妈就不喜欢你了”,更不能因为孩子打了别人,就打孩子。这样做,要么孩子会变怂包、懦弱;要么孩子会变得更加暴力。

2、别只说“不许打人”,更要告诉孩子“可以怎么做”。比如遇到问题,可以找父母或老师帮助;可以不和让自己不开心的人一起玩;可以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这样做”或“你再这样对我,我就…(不跟你玩了、对你不客气了、告诉父母等)”

三、越是家里的小霸王,在外越容易被欺负

洋洋的爸爸妈妈是老来得子,包括爷爷奶奶在内,一家人把孩子保护的不像样子。在家里,洋洋想玩什么、想吃什么、想做什么都行,没人对孩子有太多限制,只有洋洋欺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份儿。绝对是家里的小霸王。

这样的孩子,从小泡在蜜罐里,被家长保护得好好的,就像玻璃罩里的玫瑰花一样,被精致呵护。但如果有一天玻璃罩没有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环境、复杂的人际交往,都远远超乎孩子的承受范围。

孩子会像要求家人那样要求别人,谁会再无条件的满足他?

孩子会像欺负家人一样欺负别人,谁会任他欺负?

孩子一旦受到挫折,一旦被人欺负,就会不知所措,这就更容易遭到欺负。

建议:

别太惯着孩子!别事事对孩子过分保护!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孩子走出家门的那一刻,就不再是人群的中心、焦点,没人能像家人一样保护、迁就、忍让着Ta。

四、越被“管着”,越容易被欺负

还有一种家长,控制欲太强,事事都要干涉、要管束着孩子。不能玩水,会着凉;不能玩土,会生病;不能跑太快、会摔倒……

从小被过分限制、管束的孩子大多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木纳、呆板、性格孤僻,变成没人喜欢的“怪咖”,很难融入朋友圈。

这样的宝宝看似很乖、很听话、不惹事,但这只是在家长的管束和压力下,表现出来的假象。将来一旦脱离父母的掌控,会“反弹”,更叛逆,甚至会变成越禁止越要硬来的“坏”孩子。

无论是“怪咖”还是“坏”孩子,都更会受到人群的孤立和排斥,和被欺负。

建议:

别什么都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妈妈可以逐渐放权,更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主和承担后果。孩子每次的坚持己见和自我担当,都是一次成长,会变得越来越自主、自信、有分寸。

五、“爸爸失陪”,孩子容易被欺负

一个妈妈很无奈的跟聊过她家的状况:孩子爸是企业高管,工作很忙,加班、应酬是家常便饭,还经常出差,一走就是大半个月。

家里只有妈妈和姥姥带孩子,总感觉儿子比同龄的小男孩儿要胆小很多,不调皮、不太合群,还经常被别的小朋友欺负。

对于所有孩子来说,爸爸就是力量、勇敢、果断、坚韧的代名词。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爸爸参与的少,孩子可能会有胆小、怯懦的个性,更容易受欺负。

对于单亲妈妈,或爸爸长期外派无法回家的情况,也可以不用太担心。妈妈可以给孩子补充一些男性角色进来,比如多带孩子和叔叔、舅舅、爷爷、姥爷一起玩;或男性老师、男性小伙伴等,这也可以弥补孩子生活中,男性角色缺失的伤害。

更重要的是,妈妈不要在孩子面前说爸爸的不好,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爸爸形象,不要把个人情绪传递给孩子。

六、做好这3件事,将来再也不会被欺负

1.陪孩子阅读一些社交类的绘本,帮助孩子了解到怎么和别人交往,更愉快;遇到绘本中类似的问题,自己可以怎么做。绘本是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一种教育方式,温和、生动、有趣。

2.给孩子制造一些社交场景。比如,妈妈可以在家中举办小小聚会,邀请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在熟悉的家里,和熟悉的小朋友玩,每一次接触都是一次社交经验的增长。

3.引导孩子体察他人的情感变化。比如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孩子观察人的各种情绪变化是如何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现的,笑代表高兴,皱眉代表生气,哭代表难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