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妆 > 正文

2017年度专题系统性能测试之风光篇下篇

  • 兰拓相机租赁店
  • 2023-07-13 13:39
  • 12
摘要:场景三:直面太阳多帧合成场景示意图:

场景三:直面太阳多帧合成

场景示意图:

分别挂海大ND1000 Nano Pro滤镜拍摄,尼康14-24采用150×150方片,其它两支镜头采用对应尺寸的圆片。

拍摄体验

这个场景同时考验传感器的宽容度、镜头的抗耀光能力和倍率色差抑制,基本是除了星空之外对器材能力要求最高的风光题材之一了,如果能过去这一关的考验,那基本应付99%的平日风光拍摄都没有什么问题。

三台机器分别采用的拍摄设置为:

佳能5DSR:16mm,手动对焦、Liveview、光圈优先自动包围BKT共5张,自动曝光后期HDR合成。(f/8,0.8、1、8、20、30s,ISO100)

尼康D850:14mm,手动对焦、Liveview、6张堆栈、光圈优先Auto-ETTR(f/8.0,ISO64,1.6s)。

索尼A7R3:16mm,手动对焦、Liveview、8张堆栈、光圈优先Auto-ETTR(f/8.0,ISO100,2.0s)。

这里的曝光参数很明显有一个Auto-ETTR倾向的问题,索尼在这个场景给了比尼康更高的曝光,使得同步提亮之后太阳部分的过曝部分增多。

首先来看看靠单张强吃宽容度提亮之后三家的表现(太阳位置稍有变化,我也无能为力,毕竟没有控制时间的能力,请大家谅解):

大图请移步官网查看

可以看到其实三家系统都无法应对这么苛刻的拍摄条件,基本上是全军覆没——索尼16-35/4ZA耀光感人(并且之前测试过16-35GM的耀光表现还不如这个),尼康14-24由于表面有灰,灯泡又不敢随便拿衣服乱擦出现诡异耀光,而且除了这个中心部位耀光,其它位置,包括环状耀光也是非常明显,后期想消除难度很大。

以及一个细节:灯泡广角头在暗角控制上的优势很明显,中间和上下两张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来。

只有佳能16-35L III的抗耀光性能非常暴力,耀光处于可以后期消除的范围之内,然而宽容度无解翻车……

多帧合成(佳能HDR,尼康索尼堆栈)之后的局部细节:

佳能:

尼康:

索尼:

然而堆栈消除不了耀光,佳能的HDR后期方法看能完美合成的地方细节和信噪比都很好,整体观感也比较出色,但是仍然有老毛病——自动HDR的熔图细节问题:

结论:最苛刻环境的测试下三家系统全部败阵,如果非要拍这个场景的话,只有两个不算完美的解决方案:

1、5DSR+16-35III,手动HDR仔细蒙版熔图

2、佳能头索尼身,转接之后堆栈拍

所以啊,器材都不完美,并没有什么可以无脑买的选择,还是要结合自己的需求来决定啊。

场景四:星空

由于有星空拍摄刚需的用户基本都会备一支专用星空头(不管是三阳14 2.8还是适马14 1.8),考虑到这个实际情况,以及索尼系统大家的投票投了个小光圈,拿来拍星空明显是不公平的测试,本环节三台机身全部直插或转接同一支尼康14-24/2.8来进行。

拍摄体验

星空算是除了正对太阳逆光长曝之外另一个吃系统性能的项目了,对传感器的高ISO长曝画质、镜头的通光量、彗差……都具有非常高的要求。那么我们来看看三家系统拍星空,画质会是怎么样的表现吧。

这个场景首先要夸赞一下D850的背光按键,电源开关往右一拨即可开启,深夜撸星不用再完全的摸黑操作,而且有全功能的触摸屏,方便程度秒隔壁两套系统不是一点半点。

场景示意:

拍摄参数:转接同一支14-24,14mm光圈全开,ISO3200曝光30s,自动白平衡。

首先来看一下整体成片效果:

佳能:

尼康:

索尼:

三台相机的白平衡倾向都不太一样。下面我们来对比一下它们拍星空时的高感画质。由于这三部机器设为ISO3200时的真实ISO都不一样,我们后期尽量把它们调整到相同亮度进行比较。

首先是中央部分平场信噪比:

可以明显看到A7R3和D850的高感相差不多,即使有差距也是伯仲之间,可以认为是“≈”。相比而言就算是缩了图,5DSR的高感跟它们相比也是一眼就能看出的差距。

大图请移步官网查看

再来看暗部,ACR统一+2.5EV:

这就是有Dual Gain和没有Dual Gain之间的差距,有Dual Gain的相机相当于有两个原生ISO,低感动态好的同时高感动态也能保证。至于5DSR嘛……

这个环节的表现(ACR默认设置)是索尼A7R3最好,而且可以发现之前我们微博上发的,在屏幕上可以看到的长曝热噪全部消失不见,不过我们只要把ACR的彩色降噪拉回“0”(默认是25),它们还是会出现的:

在更暗部的地方更加明显:

如同之前微博上翻拍屏幕时看到的一般。但只要把彩色降噪还原到默认的25,这些彩噪立即消失不见,剩下一些无伤大雅的白点点。(下面那一片是树叶缝隙透光,别看错了)

所以可以认为是ACR在某一个版本里加入了彩色降噪时附带尖峰噪声消除(类似Capture One)的功能,五轴热噪这个影响风光拍摄的问题基本是从固件到软件这么一路下来算是有了个解决方案,至少ISO3200、30s的曝光已经高度可用。毕竟彩色降噪和明度降噪不一样,就算无脑拉满基本也不会影响画面细节,那么这个软件除尖峰噪声的办法会不会导致吃星呢?我们来对比一下同一片天区、同参数拍摄的A7R3和D850照片,彩色降噪都是默认的25(D850也不可能不开这个选项,满天彩噪太影响观感):

我也不说哪个是哪个,大家自行判断(有没有区别)吧。反正我的观点就是:就算是拿放大镜能找出来的少了那么一两颗被降噪误杀的星,对你拍个银河星野也没毛线影响,还不如你镜头对焦歪一点影响大。真正拍深空的,也不会直接拿这两部机不改机就去拍。所以,没什么所谓。

结论:都可以满足基本的星野银河拍摄需求,细究起来尼康和索尼画质领先佳能一头。

总结

之所以我没有放单张短曝光小光比这种最基础场景的测试,主要是对于这种画质旗舰(5DSR算是个陪跑的,毕竟一个D850差不多能买俩5DSR,过于苛求它也没太大意义)来说,这种简单的场景实在是太简单了,而且很大程度上牺牲了上三脚架的意义。而且单次单张、短曝光的测试很多时候都是旅行>拍摄,也就是旅行的时候手持机器随手拍拍,跟本次讨论的严肃风光拍摄,各种压榨机器极限性能的拍法并不是一回事。如果你是兼顾轻度风光的旅游爱好者,根本不用纠结,索尼这套系统远比尼康值得选择,根本不需要看今天的评测。

以及换个角度来说,今天的评测当中所给大家展示的拍摄方式,其对器材的要求都远高于普通的旅行风光摄影,换言之能搞定今天这些片子的器材,搞定旅拍行摄更是毫无压力,所以也就不必单独进行测试了。

文章中有一个没提到,但是很多人都会关心的点,就是低温风光摄影时无反的可靠性问题,我这次去的地方最低也只有-11℃,这个条件下三台相机全部坚挺如往常,倒是苹果iPhone X首先出了点小状况……至于更低更冷,零下三四十度的环境受限于本次行程并没有做相关测试,大家可以参考其他人的测试结果,有很多测试都表明,在做好电池保暖或者使用外接供电的前提下,-40~-50℃的环境内无反相机依然可以正常工作,这一点并不会成为风光摄影的障碍。

【租赁】佳能 5DsR 单机身 5000万像 5dsr 兰拓相机租赁 押金+安心保

回到这三套系统当中来,实际上除了陪跑的5DSR系统短板非常明显,在很多风光拍摄场景当中颇受限制(当然不可否认卖14000出头的5000万像素+EF卡口就是它立命的优势,配合佳能优秀的广角镜头群,如果你懂得如何规避宽容度低给你带来的麻烦,它依然是一部很值得选择的风光用机)之外,D850和A7R3都足够优秀,机身足以完成一切苛刻要求的风光拍摄——Auto ETTR+堆栈这种无脑手段用在低底噪传感器上简直是无解大招,任何场景都可以几乎自动化、无脑的轻松搞定。器材的进化使得高画质风光摄影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租赁】索尼 ILCE-7RM3 A7R3 a7r3 内录4k 兰拓相机租赁 押金

对于很多人有的,A7R3和D850(这里指的是单纯的机身)之间的纠结,可以说底噪相近的ISO100和64(真实值的差异更小)之间的差距,在严肃风光摄影中完全可以被等时堆栈所抹平(就算不上ND,基本风光要出片都是清晨傍晚,快门速度也不会高,堆栈仍然有极强的实用性),星空星野/白天长曝摄影的热噪现在也可以方便的后期修复(之前我就说过,一个问题是否严重,不仅取决于它所表现出来的程度和再现条件,更重要的是它有没有方便可行普适的解决方案,如果有的话,这个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所以,a7r3看起来的缺点也不是那么不可饶恕的缺点,D850看起来的优势也没那么优势,买哪一台都行,还是要结合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租赁】尼康 D850 单机 全画幅旗舰单反 d850 兰拓相机租赁 出租 押金

如果非要表态的话,两套系统比较显著的优缺点大概如下:

但这些实际上都不是什么根本性的差距,so——

最终结论就是,索尼系统和尼康系统各有所长,我们能给大家带来的是它们之间一些细节方面的差异对比,但是无法给大家一个不分场景的、决定性的“买哪个最好”的推荐,因为它们都是非常出色的产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购买。至于陪跑的佳能也不是完全不能买,机身价格便宜、适配最强的广角镜头、最高的像素都是可以选择的理由,只不过选择的话,就意味着你在拍摄的时候无法像尼康索尼这样无脑一招通吃一切,对前后期技巧把握具有相对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