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 > 正文

为啥合资车越来越便宜,国产车却越卖越贵?

  • 智选车
  • 2023-07-07 14:50
  • 14
摘要:过去的国产车给我们的印象往往都是用高配置低价格来博市场的占有率,而长期以来国产车都背着抄袭、“低端”、“廉价”、“质量差”这样的标签。

过去的国产车给我们的印象往往都是用高配置低价格来博市场的占有率,而长期以来国产车都背着抄袭、“低端”、“廉价”、“质量差”这样的标签。

但是近年来随着国产车质量渐渐稳定,国人购车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把国产车列入考虑范围内,而国产车型销量的攀升也越来越有叫板合资车型的勇气。国产车已经不仅仅通过打价格战的方式来厮杀市场了。反之,有很多合资车型也不再那么高冷,也希望通过更亲民的价格拉拢消费者。为什么会出现:合资车型越来越便宜,国产品牌却越来越贵的现象呢?这里小智就想到了几个要点,这里给大家分享下。

1品牌格调

这里我举两个最鲜明的例子,长城的新品牌:WEY(代表车型VV5系列、VV7系列),传统巨头合资品牌:北京现代(代表车型瑞纳、ix35)

长城的全新豪华品牌WEY,别看它是从保定走出来的,VV7、VV5系列车型的豪华程度以及配置的丰富性这都不用我赘述了吧,而且它大气的外形也很讨好国内消费者。如果要拿销量说话,那么VV7最近几个月都能维持在八千多台的水平,VV5更是在最近的11月份销量破万了。这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自主品牌冲击高端比较成功的尝试。

而且从首次挑战小重叠碰撞测试的自主品牌车型VV7,到挑战号称全球最严苛的测试——美标车顶静压专业测试的VV5,WEY也从安全方面来印证国产的豪华不只是配置的堆砌。

相反,北京现代为了挽回销量,在广州车展前夕上市了全新的ix35,当时很多网友都说售价好便宜。(注:全新ix35指导价:11.99万-16.19万,2015款车型指导价:14.98万-22.28万)

北京现代在华销量下滑的原因是多重的,比如:萨德事件、几代同堂产品等等,甚至一度还导致在华工厂的停工。作为挽救销量的ix35,最低11.9万售价的车型,我特意留心了下它的配置,前/后排侧气囊及前/后排头部气帘均未配备,缺乏舒适性配置情有可原,但是安全配置折扣,这样不妥吧。不过坦言,它的新款变化挺大的,价格也挺诱惑,市场表现如何?我们还得再看。

2产品自信

包括很多老司机在内的消费者说起国产车就说技术比不上合资车啊,不能说这没道理,但是放到今天这么说太绝对了。上汽荣威和其他集团联合研发的斑马智行系统,不可谓不进步,通过包括灵敏的语音控制等好多便利出行的手段来让我们感受到驾驶之外车子也能很好玩,荣威RX5网红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互联网SUV的魅力。

在过去,不可否认有很多设计上国产车型在模仿一些海外的车企的具体车型。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选购国产车型的原因。但是这些年来,包括吉利、广汽传祺以及奇瑞在内的自主品牌涌现了大量的具有原创气质的车型: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有,博越、GS8以及瑞虎7等。

3市场环境

这里,我想提到一些在华市场一直表现不太理想的的车型。之前东风标致5008的入门价格几乎是和4008重叠,好多媒体还用了兄弟相杀这样的字眼。但是随着像H7、GS8这样的国产车型不断的融入这个价格段的市场,本身在华不占优势的标致不得不下调价格。而且新上市的雪铁龙天逸C5更是跟标致4008是同一平台的产品,各方面跟标致4008非常相近。外形也更靓丽,但是价格就便宜了两到三万。

近来来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国产高端品牌,相关车型都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而且国产车在技术、设计上也在努力的打破以往不好的那些标签。过去很多高冷的合资车型也开始缩短不同车型的配置差异化,比如全新的CR-V,也有的开始通过更低的价格来重新获得市场的竞争力。至于还在购车路上徘徊的你,会更多的考虑国产车型吗?

【智选车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