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户外 > 正文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 jd_cxbug
  • 2023-07-07 06:29
  • 11
摘要:

这世上没有一个完美的人。即使是大众非常羡慕的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背后也难免有辛酸苦辣,不存在所谓的完美人生。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成功。

某些时候,追求完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是一个费时费力不值得的任务。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接受不完美。

如果你常常为生命的不完美感到遗憾,那么不妨看看《感谢不完美的自己》,书中的观点给人不少启迪,案例又活泼生动,实在让人受益匪浅。作者武志红老师是知名心理学家。他擅长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让大众增加对心理学的认知。

01完美是朵彼岸花

完美意味着360度无瑕疵,完美是一种评价,无论这种评价是来自自己还是来自别人。我们都是凡人,凡人就会犯错,自然不能完美。

如果完美是朵美丽的彼岸花,我们要告诉自己的是,不要沉迷幻象,不要苛责自己,你可以追求极致,追求卓越,但前提是你要接受不完美的现实。

完美分为完美的人和完美的事。你可以很优秀,可以是斜杠青年,可以是小有所成,也可以是成功人士,但你永远不可能是个完美的人。

接受自己有多难呢?有多少时候,我们竭尽全力筋疲力尽,只为成为想象中完美的自己或者是获得别人的认可呢?

如果你想费尽心思去讨好别人以换取完美称号,那么你多半会走向失败。

而如果你想努力修炼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那么恭喜你,你会成为更好的自己,只要别在自己完美不完美的问题上钻牛角尖。

而当我们放下了,从紧绷的状态中抽离出来,不再在意别人的眼光,接受自己是个不完美的人,是个正常的俗人,我们就轻松了。

02如何改变坏习惯

所谓坏习惯,表面上我们受害,其实深层次里我们是从中得到了某种好处。习惯的养成经历了行为发生——得到奖励——强化这个循环的反复发生。

习惯其实就是个性的基础,而个性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可以说“习惯决定命运”。

改变坏习惯要增强自控力。增强自控力的唯一根本在于找到你真正爱做的事情是什么,真正想成为怎样的人,也就是要找到你的人生使命。

人在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上是不会犯拖延症的。导致我们拖延的永远是不爱写的作业和不愿完成的清扫或工作任务。

关于人生使命,其实很多人穷其一生都难以找到。不过也不必为此过于焦虑,多多聆听内心的声音吧。

摩西奶奶也是在成为奶奶辈的人物后才发掘了自己的绘画才能,所以寻找的路可以很长,只要你不停歇,总是有希望找到的。

03悲伤、恐惧有力量

人生的悲剧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它之所以最后令我们陷入困境,是因为我们想否认自己人生的悲剧性。我们骗自己,时间长了,不敢触碰的人生真相越来越多,心理疾病就产生了。

而如果我们接受自己遭遇不幸的现实,或者在亲人离世时痛快地哭泣,心灵就能得到治愈。

这样的人生故事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同样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会沦为问题少年,有的就能华丽转身。关键就在于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遭遇,是接受还是拒绝,是迈步向前还是原地踏步。

泪水就像一泓清泉,能洗净灵魂上的尘埃和伤痛。哭过以后,就放下,路在脚下。

悲伤还有积极的心理意义。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说,悲伤把你的注意力从积极的生活中转移开,聚焦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当你损失惨重或极度悲痛时,你会想到对你最重要的人,而不是个人的成功;会想到人生的深层规划,而不是令人精力涣散的小玩意和娱乐项目。

比如一个人在生死关头,往往就不会在意鸡毛蒜皮的小事了,而是想做最重要的事,和最爱的人相处。许多在鬼门关前走过一遭的人,往往能活出更有质量的人生,就是这样的道理。

假若你不理解自己是如何陷入困境的,而只是急着去做一些改变,那么你做的这些改变,可能与你的心灵,与你真正的需要背道而驰。

所以重要的不是迅速反应,而是正视恐惧。追求优秀不是克服自卑的良药,极度自控也不是情绪化的解决方案。

04家庭教育很重要

弗兰克认为,家庭教育常出现4个错误,它导致我们出现分离状态,他称之为四个分离。

一是否定自然,比如妈妈告诉女儿月经很脏。那么月经脏吗?它是有点麻烦,可是没有它更麻烦。没有女性的月经,哪有人类的繁衍?

二是否定自我,父母只想塑造孩子,而无视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和独立人格。中国的父母最爱做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事情,往往强加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在儿女身上,完全忽视儿女是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而这种做法的效果又常常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事倍功半。

三是否定生命,父母说还不如不生你出来,你真没用。这简直是最大的否定,认为一个人在这社会上的存在毫无意义。许多听到父母说这句话的孩子选择了自杀,不知父母知道后是否会深思。

四是否定领导力,父母让孩子听话,做乖孩子,忽视他自身的意志,结果多数孩子长大后丧失了领导力。我们为了抚养孩子省力,总是希望他们听话。我孩子的爸爸昨天还说,孩子听话,就给你买好吃的。我们不过是平庸的父母,光听我们的话又能成为多么优秀的人呢?重要的是孩子需要自己学会思考和做决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罗杰斯说,最好的爱是无条件的爱,即不管你的外在条件如何,我一如既往地爱你,我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仅仅因为你是我的爱人,于是我这么爱你,我的爱是没有条件的。一旦爱是有条件的,就制造了分离。

通常而言,童年得到的爱越多,一个人就越是难追。这样的人会相信自己的感觉,凭感觉去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如果他觉得你是他想要的,那他可能很快接纳你,如果不是,那么可能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是没用的。

相对而言,童年得到的爱少,一个人就越容易追。只要你对他很好,他就很容易感动,而暂时接纳你。但是,他一开始容易追到,但以后会很难相处,因为他会过于敏感。

这对于我们的启发是,给予我们的孩子无条件的爱,充分的爱,让他们在长大成人以后有能力分辨爱和感动,从而能和自己真正的爱人携手一生,而不是被人感动就投怀送抱。

05知难行易,改变自然会发生

你自认为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但改变就是无法发生,无论怎么努力,自己永远在原地踏步。这是因为,理性的知道不是理解。

真正的理解,必然是感性的理解、情感的理解、肉体的理解,即在理解的那一刻,你的大脑、神经、躯体乃至内脏都在颤动,仿佛你的全部身心都回到了问题产生的那一时刻,你重新体验到,自己的问题是怎么发生的。

但同时,你也彻底明白,你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小孩,你已是一个强有力的成人,你没必要再像过去那样,用一些自我欺骗的方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了。于是,好的改变自然发生了。

所以,说到底还是知难行易啊,如果真懂了,一切就容易打开了。

06结语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我与你,一种是我与它。

当我将你视为满足我的需要的工具与对象时,这一关系就是我与它。当我没有任何期待和目的,而是带着我的全部存在与你的全部存在相遇时,这一刻的关系就是我与你。

这两种关系的区别在于是否把对方当成独立的人来看。

所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也接受别人的不完美,理解别人,包括孩子,包括夫妻,包括别人。

在这个我与你的世界里,让我们友好地互动,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我们!

作者:明明如月,精读读友会会员,爱读书的平凡人。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

我们一直以为一些负面情绪,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是不好的,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完美的,阻碍了我们成长,我们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

作者武志红从新的角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些坏情绪,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这些情绪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而且这些情绪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接纳它们,并要感谢它们让我们越来越坚强,体验更多生命的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