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鞋包 > 正文

三阳AF 50mm f1.4画质简测

  • 兰拓相机租赁店
  • 2023-06-30 01:28
  • 50
摘要:前言说到三阳镜头可能有些同学会有些陌生,这是一家韩国的光学厂商,之前也推出过一些镜头产品,但都是手动对焦类的产品——经常拍星空的话应该知道三阳14mm f/2.

前言

说到三阳镜头可能有些同学会有些陌生,这是一家韩国的光学厂商,之前也推出过一些镜头产品,但都是手动对焦类的产品——经常拍星空的话应该知道三阳14mm f/2.8这支镜头,在低廉价格的前提下提供了广角、大光圈和尚可的素质,成为囊中羞涩用户的绝佳选择。最近三阳却一反常态推出了两支索尼FE卡口的自动头——50mm f/1.4和14mm f/2.8,填补了之前三阳的E卡口镜头都是“单反头接个延长管”这种尴尬设计的局面——至于自动对焦,这个应该算索尼E卡口(包括全幅的FE)属于开放标准的福利吧。

跟原厂的两支自动标头比比大小,可以看到三阳50 1.4的体积是最大的——不过怎么说人家也是f/1.4的光圈,体积上不占优势,也是情理之中。不过还是想吐槽一下,这家伙上了机身之后,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山寨感……

看一下这支镜头的官方MTF以及结构图:

结构方面并没有像现在大多数高素质标头一样选择完全的反望远式设计(前组依然是正镜),整体设计而言还是倾向于传统标头的基础上做一些优化——当然该用的非球面镜还是会用上的。这种结构也注定了这款镜头不会有太拔尖的素质,MTF图像也显示了这一点,整体来看较为一般,尤其是边缘画质。

分辨率/色散实测

由于拿到这支镜头的时候,实验室的漫射灯箱正在进行设备升级改装,所以暂时没有通光量/暗角方面的数据。采用标板进行测试的MTF50分辨率以及色散测试可以正常进行,我们就来实际看一下这款镜头的画质表现。测试所用机身为Sony A7R2。

三阳50 1.4全开光圈时的解析力大概跟佳能/索尼两家的廉价小痰盂全开光圈处于同一水准,整体来说分辨率欠佳。最佳光圈位于f/5.6~f/8.0。

色散表现:

全开光圈下大概有10μm左右的色散,和我们之前f/1.8标头测试当中该项得分最差的尼康50 1.8G相当(略好一些)。

结论:从硬素质上来讲该镜头实属一般,拥有小痰盂水平的解析力和尼康50 1.8G水平的色散控制,整体来讲同价格下更推荐加点钱买便携力更好、素质更佳的原厂FE 55/1.8ZA。f/1.4和f/1.8光圈规格的领先优势,在我看来绝大部分情况下构不成刚需。

附:实景台实拍对比

基本就是全开中心和边缘都有点软,收光圈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