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 > 正文

【采风】昔归,诗情画意的普洱小产区

  • 大味必淡茶酒滋补
  • 2023-06-05 06:18
  • 12
摘要:昔归,我们此次采风行中最为关注的地方,这里出产的普洱茶享誉全国,价格也是常常高的令人咂舌,到底昔归是处怎样的宝地,使得昔归茶的价格竟如此高昂?

昔归,我们此次采风行中最为关注的地方,这里出产的普洱茶享誉全国,价格也是常常高的令人咂舌,到底昔归是处怎样的宝地,使得昔归茶的价格竟如此高昂?

坐上去往昔归的车子,一路盘山而上又沿山而下,颠簸了一上午才到达位于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境内的忙麓山,昔归村就在这里。

昔归村所在的忙麓山是临沧大雪山向东延伸并沿澜沧江而立,这里虽是忙麓山却一点都感觉不出“忙碌”,高山和峡谷的独特风景造就了这里很棒的视野。

邦东乡是该区最著名的茶叶产区,这里最高海拔可达3200米,而最低海拔仅有700多米。昔归村就位于这片茶叶产区海拔最低的位置,紧邻澜沧江。

我们都知道高海拔对于茶叶内质的表现具有直接关系,海拔高气温低茶叶生长较慢,内质沉积就更加厚,茶叶的口感就更好。

但在邦东可不是这样,海拔上千米产出的茶青与山谷内最低海拔产出的茶青,也就是昔归茶料,它们的价格可是差着10倍不止。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背靠高山以及面朝澜沧江的地域特点给昔归地区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优质产区“小气候”,这样的“热河谷气候”在其他著名产区,比如冰岛等地也一样存在。

正因临近江畔,这里常常云雾缭绕,阳光透过云层变成了茶树生长最喜欢的漫射光,这里的土壤是最适宜茶叶生长的壤石,富含矿物质的红色土壤也给昔归古茶树的根部带来充足养分。

随着当地昔归茶叶协会的负责人参观了一处昔归茶园,介绍着茶园里粗壮的古茶树。可爱的茶树不时得剐蹭到我的头和肩,好像在和我打招呼一样……

这里的茶树具体是哪一年种下的,我们也回答不上来。指着一片树林与我说,“你看,有时候茶树上的茶果掉落在土里,又长出新的茶树,他们都是自然生长不是一批种下去的。”他指着一棵较为低矮的茶树让我猜年龄,见惯江南茶区低矮的无性系灌木茶树,哪里能猜到生长在这沃土之上的云南大茶树芳龄几何啊!我只能摇头说猜不到。“已经有200多岁啦!它虽然矮又瘦小,其实你看那根部就知道了。这是因为以前的农民没有管理好,老树营养不足死掉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在原来的枯木上又抽枝长出了新的树苗。

” 一棵濒死的老树,但是生命依旧会延续…

昔归的茶树生命力真是顽强!枯木逢春这样的事情在这里并不少见,可能是这片土地真的有灵性,抑或茶树的生命力非同一般地顽强,生命的轮回在一棵茶树上就这样体现着。

这些茶树每日有云雾滋润着,看着脚下澜沧江翻涌的浪花,听着丛林中自由自在的鸟叫,大概也能自通些灵气吧。

参观完茶园,我们来到了一处四面通透的茶室喝茶休息,几位交好的茶农一起与我们聊天。

“昔归今年春茶的原料价格可以达到400多元一市斤,但是山上1800多米海拔的茶叶价格才70、80元一斤。”一位邦东茶农与我们说到。一个产地的不同,茶叶价格居然相差这么多。“如果是单株茶,价格可以达到上千元一斤。”如今,这里的百姓依靠茶叶已经脱贫奔小康,全村人民在茶园上面的山腰上都盖起了一座座小洋楼。

昔归茶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有名气呢?

昔归村居民以汉族、傣族为主,昔归傣语曾写为“锡规”,意为善于搓麻绳的村子。

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蛮鹿,现称为忙麓;锡规,现称为昔归。原来早在清朝甚至更加久远以前,这里的茶就比其他地区要出色,并且为人所知了。

原来昔归有个渡口,与澜沧江对面的景谷县互市通商,昔归用茶来换对面景谷的盐。这里茶叶滋味甚好,就这样逐渐一传十十传百的出了名。

昔归茶的滋味十分霸道,但是对于记者这样体魄强健的人来说,这样的生茶并不能给身体带来太过强烈的反应,但是许多未尝饮过茶的人很可能会产生茶醉。

昔归茶,乃至临沧茶的滋味都要比其他产区的茶口味重,常常有苦涩味。但昔归茶的苦味与涩味在入口后很快就能转化为甘甜,这股强浓的回甘滋味一直蔓延到喉部,十几泡后还是经久不歇,十分耐泡。与其它的邦东茶相比,独特的花香和果香在苦味后逐渐显现出来。

果然,昔归茶并非浪得虚名!

昔归,昔归,这样有诗意的名字,像这里有灵犀的茶树一样让人着迷。我望着远处平静的江面,深吸一口这里新鲜的空气,喝一口昔归茶,恍惚间,感受到了年岁与自然在这一片叶子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