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鞋包 > 正文

A7搭配35mmf2.8vs佳能M5搭配22mmf2

  • 兰拓相机租赁店
  • 2023-05-31 01:06
  • 16
摘要:参测产品简介我们这次选择的两个系统是两部无反相机配合各自的便携款等效35mm规格镜头,即索尼A7+FE 35mm f/2.8 ZA(等效35mm f/2.8)和

参测产品简介

我们这次选择的两个系统是两部无反相机配合各自的便携款等效35mm规格镜头,即索尼A7+FE 35mm f/2.8 ZA(等效35mm f/2.8)和佳能EOS M5+EF-M 22mm f/2饼干镜头(等效35.2mm f/3.2)。机身像素也都是2400万,横向对比的价值很高。

(关于等效光圈的定义,及我们为什么要采用等效光圈进行系统规格描述,请点击这里查看)

等效规格相近,意味着它们应当有近似的视角、虚化能力、弱光性能等与我们实际拍摄密切相关的性能参数。不过它们之间价格的差距倒是挺大的,而且一反我们之前提过的“等效规格相近时135全幅系统一般价格最便宜”的定律——索尼A7(6799元)+索尼FE 35mm f/2.8ZA(3999元)=10798元;佳能EOS-M5(4999元)+佳能EF-M 22mm f/2(1389元)=6388元。价格差距这么大那实际画质会有多少差距?多花这4000元选全幅值不值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今天的系统性能测试来做个解答。

首先按惯例,来比较一下外观吧:

索尼A7和佳能EOS-M5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相信大家对它们的体积应该也都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和感受。至于镜头,基本都是饼干镜的级别(索尼FE 35mm f/2.8ZA稍微厚一些,算蛋糕头吧),对于便携性的影响不是那么显著。从图中可以看到佳能的这套系统略微小一圈,但整体的便携性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侧面,佳能EF-M 22mm f/2相比索尼FE 35mm f/2.8ZA薄得非常明显。

二者具有打开方式类似的折叠屏,但是佳能EOS-M5有电容式触摸屏,操控上更胜一筹。

分辨率测试

机身索尼A7、佳能EOS-M5机身固件版本ver3.30输出格式RAW(无压缩/无损压缩)转TIFF 8bit(无压缩)三脚架曼富图重型三脚架+三轴齿轮云台ACR版本ver9.10锐化与降噪All OFF读取某个位置的分辨率数据时,使得镜头在相应的位置对焦,以排除部分镜头的场曲问题导致读数出现偏差的情况。

出于大家的使用和阅读习惯和图表排版便利,这里采用了物理光圈,而非等效光圈作为横坐标。

中心画质方面A7+FE 35mm f/2.8ZA在各个光圈下都优于佳能EOS-M5+EF-M 22mm f/2。虽然图表当中看起来不算多,但是如果要使用相同的等效光圈来进行横向比对的话,全画幅的优势还能更大一些。

这一段的分辨率索尼A7+FE 35mm f/2.8ZA的领先优势扩大,佳能EF-M 22mm f/2镜头收缩光圈之后画质没有明显变化。

65%段的测试结果与35%段类似。

边缘画质方面佳能EF-M 22mm f/2表现出了其廉价镜头的本质,相比A7+FE 35mm f/2.8ZA达到了一倍(等效于300%的有效像素差距)之多。

弱光性能测试

弱光性能测试方面依然采用有效像素的形式进行描述,有效像素的物理意义与之前针对相机的宽容度和高ISO测试相同,都是在要求的最低输出信噪比下,该系统可以输出的图片的最大尺寸。

测试方法为将高动态范围灯箱置于与相机固定的距离,使得其中六个灯板到相机焦平面的照度分别为100、50、25、12.5、6.25、3.125lux。(100lux正常曝光的参数大概是ISO100、1/50s、f/1.0,差不多就是可以被称为“弱光环境”的门槛)。固定相机快门速度为1/60s,全开光圈(相信弱光环境拍照没人会不这么做吧?),调节ISO使得指定灯板正常曝光,读取信噪比数值并计算出有效像素。

除了相机的高ISO效能和镜头的通光量之外,镜头的暗角和某些图像传感器边缘数字部分的辉光干扰问题也会影响弱光性能,并且有些人需要全画面的弱光性能(比如拍星空),有些人不需要(比如拍人文人像),故取2个区域进行弱光性能测试:

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心还是边缘,索尼A7+FE35mm f/2.8ZA的弱光性能均好于佳能EOS-M5+EF-M 22mm f/2。不过也难怪,佳能EF-M 22mm f/2的等效光圈只有f/3.2,相比f/2.8还是差了1/3档。不过也可以看到,中心区域的弱光性能随着照度下降,索尼的领先优势在逐渐变小。A7这块传感器毕竟还是老了,量子效率相对于新一代的传感器有所差异也是正常。但到6.25~3.12lux这个区间,对于这个档次的系统来说画质基本都是菜鸡互啄,这点差距已经谈不上有多大意义了。

边缘弱光性能索尼A7+FE 35mm f/2.8ZA的领先优势更大。

对焦速度测试

对焦速度方面佳能EF-M 22mm f/2真是如传说中的一般慢,即使同样不怎么快速的索尼A7+FE 35mm f/2.8ZA一样可以赢过它。

成像风格点评

由于本次测试没有预先安排盲评,故成像风格方面用实拍照片对比点评来进行。以下图片全部使用A档拍摄,光圈全开。

场景一:(场景图片请移步wb、官网查看)

肤色(尤其是室内肤色)这种东西可谓是一代目索尼机身永远的痛——采用新Bionz X的索尼A7R2/A6300/A6500做了一定的肤色优化,但是这种改进并不能惠及老款的索尼机身,所以……嗯,倒也不是不能PS,就是得多花点功夫。

场景二:(场景图片请移步wb、官网查看)

一个偏品红,一个偏青黄,这里说不上谁好谁坏,大家自行判断。

场景三:(场景图片请移步wb、官网查看)

两套系统搭配的镜头抗逆光能力都还算不错。这个场景的成像风格也依然是一个品红一个青黄,喜欢哪个全看个人。虚化方面索尼A7+FE 35mm f/2.8ZA略好一些,毕竟等效光圈也大一点,焦外顺滑度也比较好。

总结

如果你预算不多,以后也不打算在摄影方面投入太多的钱,那EOS-M5配合22神饼是你的最佳选择,如果预算更为有限,选择跟EOS-M5成像部分完全相同的EOS-M6也是可以的。在相对索尼A7+FE 35mm f/2.8ZA便宜了4000元的前提下,实际系统的性能并没有拉开天上地下的差距,相比后者还更便携(一点点),佳能机身还有人像肤色玄学加成,更适合平时随手拍拍家人,拍拍妹子之类的需求。而且EOS-M系统除了22饼干,还有几只良心不贵的镜头,什么时候想起来了,添点镜头小烧一把也未尝不可。但缺点就是EOS-M这个系统没有高规镜头,转接EF镜头使用的话等效光圈和等效焦距都亏得不要不要的。以后想升级机身,无论是未来的EOS-M全幅,还是佳能全幅单反机身,现在的EF-M镜头都不能继续使用。

至于索尼A7+FE35mm f/2.8ZA,应该说多付出的4000大元除了更强的系统性能之外,更多的是用于“战未来”了——全幅系统“富玩”的潜力和扩展性是APS-C系统比不上的。索尼现在FE镜头也日趋完善,以后可以购买高规格镜头,索尼新机身出来了,A7不想用了,也可以直接换新机身,FE 35mm f/2.8ZA一样能继续用。所以如果你有想在摄影上深度投入,A7这部机身只是个过渡的话,这套系统还是可以选择的。只是相对佳能EOS-M5+EF-M 22mm f/2,性能优势不算太大的同时还得忍受索尼A7一代目机身的各种不便(没有触摸屏操控捉急、塑料卡口、没有无损RAW、没有二代目机身的充电宝边充边拍等)。最终的选择,还是需要问你自己的需求和未来计划,见仁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