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装 > 正文

宝宝又吐奶了咋办?学好这几招很关键

  • abin178
  • 2023-05-12 12:52
  • 9
摘要:宝宝又吐奶了咋办?学好这几招很关键每位新手麻麻无论孕前是小公举,还是女强人,只要一当上妈准保傻眼,尤其宝宝一口口热腾腾的鲜奶 喷涌出来,万种险境便在脑海里电闪而

宝宝又吐奶了咋办?学好这几招很关键

每位新手麻麻无论孕前是小公举,还是女强人,只要一当上妈准保傻眼,尤其宝宝一口口热腾腾的鲜奶 喷涌出来,万种险境便在脑海里电闪而过:宝宝这是生病了么?是消化不良么?会不会呛到肺里…….

憋慌!特意邀请了专家朱海玲做客妈妈100重量级栏目【专家在线】,为大家带来课程——《宝宝 吐奶,如何找真相》。课上朱主任详细讲解了宝宝吐奶相关的知识,并对麻麻关于吐奶的各种疑惑进行 了一一解答.

宝宝为什么会吐奶?

宝宝吐奶常见于1岁以内的孩子,新生儿期宝宝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1-2个月的宝宝最严重,随着年龄 的增长,情况会逐渐好转。

1、吐奶一般是由于正常的生理结构导致

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当胃里 的食物太多时,奶汁容易返回贲门处,返回食道,从口腔吐出来。

这种生理性结构引发的吐奶,也跟喂养姿势、喂奶量有关,如果麻麻们喂奶过量,或者喂奶时嘴巴与乳 头或者奶嘴衔接的姿势不正确导致吸入空气,都有可能导致吐奶。

不过一般出生7个月后,贲门处的环状肌肉功能基本成熟,生理性吐奶现象就会减少,最晚也会在宝宝学 走路后的3个月内慢慢消失。

2、有些吐奶可能与疾病有关

一般来说,生理性吐奶是正常现象,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但如果宝宝吐奶过于频繁或者过于多的情况 下,就要注意啦,要排除是否有病理性原因造成的吐奶。

可能导致吐奶的疾病:

•消化道梗阻所引起的呕吐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胃肠道的感染引起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系统炎症造成的脑水肿)引起的呕吐

•营养及代谢性紊乱

•药物及毒物刺激胃肠道

划重点啦

生理性吐奶VS病理性吐奶,如何区分?

麻麻们可以通过以上几项来区分宝宝吐奶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如果确认宝宝是病理性吐奶,应

尽快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如何减少宝宝生理性吐奶?

一般宝宝吐奶通常不会造成窒息、咳嗽、身体不适或严重危险,但是每次都要清洗宝宝弄脏的衣服、床 单、或者地面,也是很麻烦。按以下几个方法做,可以缓解宝宝吐奶的现象。

1、注意喂奶顺序

如果吃奶正好赶上换尿布的时间,一定要先换尿布再喂奶;按摩、抚触、洗澡等都应安排在喂奶前,防 止宝宝过多翻动引起溢奶;也不能在宝宝大哭后喂奶!

此外,喂奶前,麻麻一定要检查宝宝的鼻腔是否通畅,最好先清洁宝宝的鼻腔再吃奶。

2、喂奶间隔不要太频繁

母乳一般在胃里消化的时间约在2.5-3小时内,奶粉在3.5-4小时内,所以每隔3-4小时左右喂1次奶比较 合理。如果麻麻喂奶过于频繁,会引起胃部饱胀,更容易引起吐奶。

宝宝吐奶后,再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喂奶次数可以增加。

此外,宝宝吐奶后,不能马上给他补充水分,这样会引起二次呕吐。因此,最好在宝宝吐后30分钟左 右,用勺子一点点试着给宝宝喂些白水。

3、喂奶姿势要正确

母乳喂养:麻麻应坐起抱着宝宝喂奶,喂奶的时候尽量抬高宝宝的上半身。

人工喂养:奶液充满奶嘴后再给宝宝喂奶,喂奶时奶瓶后部要略高于前部,使奶液始终充满奶瓶前部, 千万不能留有空气。

4、喂奶后拍嗝

为了减少吐奶,在喂食后尽量竖着抱宝宝20-30分钟,每隔5分钟拍嗝一次,这样可以阻止空气在宝宝的 消化道聚集而引起吐奶。

关于吐奶的其他困惑,听听专家怎么说

除了上述的干货,朱主任还对日常生活中妈妈对于吐奶的一些疑问进行了耐心解答,一起来看下有没有 你想了解的吧~

“为什么给宝宝拍完嗝后,宝宝还吐奶?

BY 合家麻麻 安分守己的小春

朱海玲:宝宝吃饱之后的胃,就像一个装满水但是没有盖子的矿泉水瓶子,动一动奶汁很容”易返回食道 引起宝宝吐奶。宝宝吃完后给他竖起来拍嗝,排除多余的空气,减少吐奶的发生,但并不是说喂奶后拍嗝一定能100%避免吐奶。

“宝宝最近不怎么吃奶,大便7天没拉,屁屁很臭,吐奶厉害。有时候是清水奶瓣,有时候像豆腐花一

样的黏液加奶,平时精神状态差一些,吃奶不安分,有时候吃到一定程度会哭闹。

BY 合家麻麻 小美

朱海玲:根据你的描述,宝宝可能存在积食的情况,建议给孩子补充一点益生菌,并辅以腹部顺时针方

向的按摩,有条件的家长可以给宝宝做一些小儿推拿,如果情况还没有改善,建议带宝宝及时去医院就 诊。

本文转自合生元妈妈100微信,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