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 > 正文

怎样应对“宁海越野挑战赛”这样的恶劣天气

  • SALOMON官方旗舰店
  • 2023-04-23 10:29
  • 8
摘要:2017第五届宁海越野挑战赛在经过两天之后,于10月15日在今年的第20号台风“卡努”的陪伴下落下帷幕。回顾此次大赛,在众多未能完成比赛的选手中,“因寒冷而导致

2017第五届宁海越野挑战赛在经过两天之后,于10月15日在今年的第20号台风“卡努”的陪伴下落下帷幕。

回顾此次大赛,在众多未能完成比赛的选手中,“因寒冷而导致行动力下降或失温”这个原因占了很大比例。除此以外,50公里组别后面的选手,还遇到了没有头灯摸黑下山的严重问题。

我们就这两个问题,探讨一下在恶劣天气下,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更好地奔跑。

头灯问题

因今年组委会取消了“宁海越野挑战赛”50公里组别强制装备的要求,50公里的绝大部分选手出发时都没有戴头灯。这直接导致了该组别进入尾声时,很多跑在后面的选手,是在没有头灯照明的情况下,完成最后那段要过几处溪水的湿滑下山赛段。

有的50公里组别的选手比较变通,把赛道上本来是为100公里选手准备的蛙灯摘掉,用做下山照明工具使用。但是蛙灯的那点光亮……各位同学可以脑补一下。

这就回到了我们一直在反复说的那个话题,在户外时的我们必须自己携带的装备—头灯。

再次提醒大家,无论你是参加比赛,还是日常进山训练,你的越野背包里“头灯”是永远要携带的必备装备之一。不要用“自己能力很强”、“白天可以搞定”这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大自然诡异的神性和变换多端的天气,是我们人类永远无法揣测的。

在户外,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携带相应的装备,尽最大可能的保护好自己。

头灯的选择

头灯是越野跑中最常见的照明光源,几乎每个户外商店都有许多种头灯供顾客选购。目前,多数头灯的重量在120克以内,并且持续照明时间大于10小时。排除那些体积较大的高亮头灯,一般产品也足以满足越野跑的需要。请选购那些不必换电池就可以连续照明10小时以上的产品。

随身携带一只光照时间足够长的小手电筒,这是与佩戴头灯相近的另一照明方法。有的人认为,手电筒可以提供角度更低的照明光,帮助使用者在更远距离发现岩石、树根等障碍。不过,使用手电筒时,最大的障碍就是占用一只本可以拿登山杖,食物与水瓶的手。并且让原本可以凭借双手完成的开饮料瓶、撕能量胶和盐丸包装、冲泡运动饮料等动作更难完成。

另一个常见的照明方法是,是把头灯之类的光源固定在肚脐的位置。这样做的照明效果类似手电筒,但是可以解放双手。不过,如果在没有其他光源的条件下,这样做,可能会很难发现反光路标和突然出现的东西,比如受惊的动物。

很多越野跑老司机常将两种光源搭配使用,这样除了增加亮度,还可以让二者的优势互补。例如,比较常见的一种组合就是头灯加手电筒。头灯作为看远处的泛光灯,而手电筒可以照射近处的重点位置。

装备问题

只要你喜欢越野跑,只要你喜欢参加越野赛,那么总有一天,你会在训练或比赛中遇到天气恶劣、气温骤降的情况(如2017年UTMB)。除了平时在相应的季节,有意地进行寒冷条件下的相应训练,加强身体的抗寒能力之外,对于比赛中突发的低温天气,你最应该做到的,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就是准备好你的装备。

有一句至理名言,通用于户外领域里的所有运动项目:没有坏天气,只有坏装备

同理, 在越野跑领域里,也有一句每个人都应该记住的话:装备是越野跑的避难所。

这次的宁海越野挑战赛,因组委会取消了50公里组别“强制装备”这一项,很多选手在比赛中,几乎是空身上阵,只带了水和能量胶。当然,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只要你的能力允许,那么这样的装备是完全能让你顺利抵达终点。而在今年宁海的台风天气下,50公里组别的大量退赛选手中,有很多是因为天气太冷抗不住,又没带其他保暖装备而不得不退赛。

所以,比赛中多带一件保暖装备,作为在放慢脚步或气温下降时的应急衣物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的科技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已相当到位了,赛前查询一下比赛当天的天气情况,根据自身能力判断比赛中自己是否需要携带更多的保暖衣物。这是越野跑老司机的标配,无论组委会是否有强制装备的要求。

除了保暖装备之外,雨天的比赛,带一件防水冲锋衣,也是防止你失温的不二选择。而轻量化的防雨冲锋衣本身的重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使你在比赛中并没有用上,全程背着它跑完,也完全不会影响你的能力发挥。

所以,再次提醒大家,请不要依赖于组委会是否有强制装备,或即使组委会有要求但依然存侥幸心理把强制装备放在换装点。只要你身在户外,无论是从事什么项目的运动,都请记住一句话:

在户外,你才是自己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