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衣 > 正文

宝宝发烧,妈妈们最容易犯这五个错误

  • 简约东西
  • 2023-04-04 10:38
  • 17
摘要:宝宝发烧是最令妈妈们为难的症状了,温度不超过38.5°C不能吃药,一直发烧更害怕烧出肺炎、脑炎,去到医院医生也只会让物理降温。擦浴、退热贴等都是物理降温常用的方

宝宝发烧是最令妈妈们为难的症状了,温度不超过38.5°C不能吃药,一直发烧更害怕烧出肺炎、脑炎,去到医院医生也只会让物理降温。擦浴、退热贴等都是物理降温常用的方法,但你知道吗,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方法也许是错误的,下面这五个误区,你注意到了吗?!

误区一:用酒精擦拭降温

酒精擦浴作为成人物理降温的方法,屡见不鲜,但切不可给宝宝使用。太小的宝宝容易造成酒精中毒,而且酒精擦拭会引起宝宝脱水和散热不均衡。常用的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拭浴、温水擦浴。但是要注意的是,冬天温度比较低,洗温水浴,宝宝有可能再次受凉。

其实物理降温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多喝水是物理降温,也是治疗的方法。喝水量足够,可以保证很多退热药起效,又可以让其他物理降温的方式起效。

利其尔习惯训练杯

吸管杯是宝宝喝水的利器,既不容易呛到,也不会弄得哪哪儿都是。这款吸管杯,被盖上有个按压点,刚开始训练宝宝用吸管杯时可以先把水按出来一点,给宝宝一个信号,让他知道这里是由水的,反复几次他自己就会吸了。

日本Richell利其尔婴儿透明杯带手柄吸管杯/训练杯 畅饮型水杯 带手把 吸管杯 海蓝色 98945

误区二:贴了退热贴就等于做好退热了

有妈妈会用退热贴贴宝宝后颈、后背、大腿等地方。很多妈妈以为帖了退热贴就不需要物理降温,也不需要吃退热药,这是不对的。其实退热贴对降温其实没有多大用处的,即使贴满全身,效果可能也不大。

如果孩子发热,头疼不舒服,可以局部地帖一个在额头,可以缓解发热导致的头部不适。物理降温才是有效的解决办法!

小林退热贴

小林退热贴被誉为日本的“12大神药”,很多妈妈都会给宝宝使用,其中含有的亲水性高分子凝胶,能保持8小时的冷却效果。最主要的是不含香料和色素,不容易引起宝宝的过敏反应,用的放心又方便!

小林制药(KOBAYASHI)婴儿用退热贴(12片)

误区三:吃了退热药就不用物理降温

超过38.5°C就可以选择吃退烧药了,但这并不代表就不需要物理降温。孩子体温短时间内上升得很快,比如在20分钟内从37°C升到38°C,那需要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因为,孩子体温上升很快,这种情况容易出现高热抽搐。

欧姆龙 20秒电子体温计

发烧时为了确定宝宝体温确保及时吃药,就要时常监测体温。这是一款专门为宝宝设计的电子体温计,相比于传统水银温度计更安全、更快捷、更精准。还可以用来测量口腔温度,不怕宝宝啃咬,读数也方便,测完后还有提示音。

欧姆龙(OMRON) 电子体温计 MC-686 (腋下式)

误区四:看医生之前不用先吃退热药

有些妈妈害怕孩子用药不当,不敢给宝宝吃退烧药,一定要开了医嘱之后才能放心吃,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很容易耽误宝宝病情的。去医院看医生,其实不是让医生给孩子退热,而是找出孩子发热的原因,看是不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之类的引起发热。家长学习退热的基本知识后,自己也可以帮孩子退热,通过吃药或者物理降温。

退烧栓

对于国内的妈妈来说,退烧栓可能比较陌生,我们大多还是通过口服退烧药来给宝宝退烧。而退烧栓,是通过肛肠给药,就是把药塞进宝宝的PP里,不经过胃的过滤,药物作用的更直接、更高效,退热效果很好!但缺点是宝宝可能不太配合,不容易塞进去。

葵花 复方小儿退热栓 8粒/盒 一盒装

误区五:发热就要捂汗退热

孩子发热时发冷,捂汗也不能解决问题。根据很多有经验的医生分享,孩子发热时发冷,一般是细菌感染,这时需要做血常规等检查。

发热捂汗容易增加高热惊厥的风险,10个高热惊厥的孩子,8个都是捂汗捂出来的。

菊花晶

这也是一款退烧良药,是朋友推荐给我的,朋友的女儿很喜欢这种甜甜的味道。宝宝发烧、上火、便秘、积食,都可以用,有一股淡淡地菊花位,清凉去火不伤脾胃,还可以直接泡水喝。意大利医生推荐新生儿就可以服用!

美林(MELLIN)菊花晶 初生宝宝即饮 200g 意大利进口

规避了这些误区,相信妈妈们再面对宝宝发烧就不会再那么手忙脚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