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妆 > 正文

No.1 IN GAMING——GT80游戏本评测

  • jd_zwACFjrTANZW
  • 2023-04-01 22:18
  • 16
摘要:序言在IT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优先占据优势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家熟知的四大游戏本品牌中,高端的双卡旗舰机型长期被蓝天和Alienware所霸占。2014

序言

在IT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优先占据优势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家熟知的四大游戏本品牌中,高端的双卡旗舰机型长期被蓝天和Alienware所霸占。2014年微星奋起直追,先是发布了GT72更换了之前沿用了4代的GT系列老模具,而后又在CES 2015上发布了其旗下首款双卡旗舰级游戏笔记本GT80 TITAN。

微星此前一直没有推出双卡游戏本的理由是双卡机的重量和厚度无法控制的像普通笔记本一样,在便携度上会有所折扣。但是随着Intel对处理器制造工艺的改进以及Nvidia的Maxwell架构GPU的上市让PC在功耗和性能上有了相当大的提升,所以微星选择在此时打破之前被蓝天和Alienware霸占高端双卡机型市场的格局。首发的GT80在厚度和重量上就秒杀了Alienware 18,机械键盘的加入在游戏本领域也是史无前例,所以GT80 TITAN的发布可以被称作是:开天辟地,创世之作。

开箱

GT80 TITAN包装箱的主体颜色是红黑色相间,箱子的正面还有两条红色的腰线,箱子的外观设计就和机器的整体配色风格相一致

在介绍主角GT80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随机所附带的配件:电源适配器、微星游戏鼠标、微星游戏鼠标垫、GT80原装掌托、GT80键盘定制金属按键、机器的说明手册、三包凭证、随机驱动光盘、鼠标驱动盘。随机的配件还是比较丰富的,特别是那个可以做到无缝连接的原厂掌托十分贴心。

外观

GT80的A面和之前的GT系列一样,表面采用了金属拉丝工艺的铝镁合金,中间部分从上而下依次是微星的LOGO,龙盾徽章和屏幕的转轴;GT80和GT72的A面一样在两侧加入了两条质感腰线来增加立体感,同时GT80的A面又在质感腰线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两条红色镂空的装饰线,借助屏幕的背光灯可以散射出红色的光,十分美观;另外屏幕上方和B面之间的缝隙部分采用红色的工程塑料填充,这一个细节保证了从各个角度看去GT80的外观都不会显得过于单调

GT80的A面靠近屏幕转轴的地方改变了之前的矩形设计,更换为一种不规则的多边形,同时在C面的空留出加入了两条红色的贴合线,来保证屏幕闭合的时候A面可以呈现最佳的观感。可以说GT80 的外观是我见过的微星笔记本中设计最好看的,完完全全称的上是工业美学的一次革命

B面的边框依旧是磨砂塑料边框,但是这次GT80的屏幕换成了一个18.4寸的三星PLS屏,相对TN屏而言,此款PLS屏幕在可视角度上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惊艳,在后面的部分我们会为大家重点介绍这块屏幕

屏幕的上方是支持每秒30帧1080P高清拍摄的摄像头,摄像头两侧是两个降噪麦克风

GT80的C面比较另类,整体分为两部分,下方是一个机械键盘,上方是一个金属盖板。虽然之前在Acer R7笔记本上见过类似键盘下置设计,但是毕竟主流笔记本键盘的位置都是在C面靠近中间处,GT80这样的设计是否有些过于标新立异?

这里采用这样的设计完全是为了使厚度在可控范围内的同时加入机械键盘这个玩家所极力推崇的游戏元素,因为机械键盘的键程长,自身按键的厚度大,所以占用的空间体积大,单单一个机械键盘就占据了约44mm的厚度,而GT80的最厚之处也不过49mm,所以前半部分在安装了机械键盘之后就在没多余的空间放置其他硬件,不得不把其他诸如主板、内存、硬盘、显卡之类的主要部件放置在上方,而机械键盘和触摸板则占据了C面整体2/5的面积。为什么要选择机械键盘,原因有3点:①机械键盘的关注度日益升高,已经成为游戏键盘的代名词 ②MSI对全球玩家所做调查后得出结论:机械键盘的重要性不下于SUPER RAID和背光键盘 ③机械键盘专为电竞而生

GT80所搭载的这款机械键盘是由Steelseries设计,采用了Cherry MX茶轴机械轴,支持Steelseries Engine软件,键盘上的按键支持自行拆卸进行清洁和保养;键盘的每个按键上都有一个红色的背光灯,背光灯所发出的红光经过透明的键帽散射出去所形成了红色的背光,背光灯支持4档亮度调节。红色背光键盘和GT80红黑相间的主题色对应,不过笔者认为只有红色一种颜色还是略显单调,个人比较喜欢RGB机械键盘,如果以后微星推出搭载RGB机械键盘的GT80的话想必会更抢眼(纯YY,考虑成本和其他因素也知道不大可能实现)

GT80随机赠品中包含五个金属按键,分别是W、A、S、D和ESC键,另外还附带了一个拔键器用于按键的更换,十分贴心

GT80的触控板也比较特殊,同时兼顾了小键盘和触控板两部分功能,通过Num Lock键切换,小键盘模式是通过红色LED灯将各个按键分开。触摸板的整体手感还是比较不错的,但是小键盘用起来就有些吃力了,普通人多用右手中指按压小键盘,由于键与键之间的间隔导致识别的准确率很低,特别是在输入长密码时,很容易输错;而且在进入系统时默认是触摸板状态,要切换小键盘的话每次都要手动按一下NUM键,无法记忆之前的设定,在后期的固件更新中应该会改进此部分

键盘上方是一块金属盖板,上面有微星的红龙图案,据说此金属板上的图案在以后发行的GT80上是可以自行定制的哦

C面的最上方的一排小孔是音箱,DYNAUDIO标志表示该音箱经过DYNAUDIO认证,而不是像一些商家所说的由DYNAUDIO生产,也并非像其他人所说的单纯是贴牌。DYNAUDIO只是告诉微星如何生产和布局这些扬声器来达到最佳的音质,符合其规范后才能贴上丹拿的牌子,微星每年也要为sound by DYNAUDIO这几个字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当然音质的提升也是相当明显的,大家有机会可以亲自感受一下

触摸板上方的按键从左到右依次是:一键散热(一键制冷)键、GPU切换键、开关键;另外键盘和金属板之间还有一条红色的LED灯条用来装饰

键盘下方的掌托部分上有几个橡胶垫,在A面闭合的时候起到一个缓冲和保护屏幕的作用

GT80的D面与GT72的比较类似,上方是红黑色的通风孔,右侧是低音单元和机器的性能标签,右下角是机器的无线网卡信息(用于驱动下载时使用),最下方是3个指示灯,从左到右依次是硬盘指示灯、充电指示灯和无线网卡指示灯

低音单元以及性能标签特写

GT80的左侧,散热孔占据了很大的面积,散热孔右侧为肯辛通锁孔,上方为光驱;锁孔右侧是SD卡槽,3个USB 3.0接口,SPDIF接口和镀金的音频接口

右侧比较简洁,除了通风口外就剩下两个USB 3.0接口

后侧接口部分从左往右依次是:两个mini DP接口,HDMI接口,电源适配器接口和RJ45网线接口

GT80的整机重量为4.854 KG,比Alienware 18轻了0.6KG

电源适配器重量为1.422 KG,电源适配器由台达制造,最大功率为330W。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和Alienware 18电源适配器的外观一样

硬件规格

我们此次拿到评测机的型号为GT80 2QE-035CN,是市售GT80四款机型中的一款中配机型。与其他几款机型配置差异表现在CPU型号、内存容量、显卡数量、显卡型号、SSD容量几个方面,所以价格也不尽相同,此款GT80 2QE-035CN在国内的售价为25999元。

首先是微星官方网站对此机型规格的介绍

接下来我们用硬件检测软件对机器的相关硬件进行细致的检测和分析

HWiNFO主要硬件信息概览

CPU-Z信息,目前最新版的CPU-Z对i7-4720HQ依旧不能完美的识别

AIDA64 CPUID对CPU的识别信息,型号为i7-4720HQ,主频为2.6GHz,最高可以睿频到3.6GHz,相对于i7-4710HQ增加了0.1GHz;22nm制程BGA封装,TDP为47W;一级缓存为每个核心32KB,二级缓存为每个核心256KB,三级缓存为所有核心共享6M缓存

主板型号为MS-1812,如果GT80有准系统的话也会叫做1812,PCH芯片组为HM87

内存为2条海力士的8G DDR3L-1600笔记本内存,时序为11-11-11-28;该机型的内存容量为2*8G,1812主板一共有4个内存插槽最大支持32G内存,空余的两个插槽在C面金属板下方

显卡为GTX 980M双卡SLI,980M的相关参数相信大家已经不陌生了,之前在GT72的评测中为大家介绍过,核心代号为GM204M,Maxwell架构;默认核心频率为1038Mhz,Boost频率为1127Mhz,显存频率为1253Mhz;1536个渲染器,8G GDDR5显存,支持DirextX 11.2;GTX980M为目前移动平台的旗舰卡

和GT72上的980M最大的区别在于,GT80因为使用了双卡SLI,所以单个显卡的工作模式的限制在PCI-E 3.0 x8,但是就目前980M的性能而言,PCI-E 3.0 x8的带宽足够使用,无需担心

核显这里不多介绍了,核显和独显可以通过GPU切换键却换,SLI模式和单卡模式可以通过NVIDIA控制面板选择

GT80使用了两个128G的M.2 2280接口金士顿固态硬盘组RAID0。1812主板支持的SUPER RAID3,最多支持4个SSD组RAID0;但是GT80在硬盘上的唯一缺陷是不支持PCI-E信道的SSD,所用的SSD都只能走SATA信道,不过新上市的GE62/72机型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支持PCIE信道的M.2接口,相信未来的高端GT系列也会提供PCI-E信道的M.2接口

机械盘部分使用的是1个日立1T 7200转的2.5英寸机械硬盘,缓存为32M,为目前移动平台最好的机械硬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G80使用的1812主板是Intel的HM87芯片组,HM87芯片组只支持4组SATA3通道,我们的SUPER RAID3技术最多支持4个SSD组RAID,所以一个SUPER RAID就把所有的SATA3通道用光了,剩下的那个SATA接口只能是SATA2了,后期自己想把机械盘换成固态盘的土豪们要注意,如果更换了SSD以后也只能工作在SATA2模式哦,在速度上是有缩水的

声卡依旧为ALC892,是目前集成声卡中比较不错的,支持7.1声道输出,配合微星的Audio Boost技术以及Sound Blaster Cinema2软件,通过丹拿认证的音箱输出后,客观的说其音质可以轻松秒杀市面上99%的笔记本电脑。另外对于音质上,个人有一个小建议,在台式机的主板上,华硕微星等厂商竞相推出了自家的游戏主板,和游戏笔记本相比,游戏主板重点在优化延迟和增强音质两个方面下足了功夫,优化延迟主要通过Killer网卡或者其他的软件解决方案,增强音质主要靠在主板上划分独立音效区域,使用更高阶的声卡芯片和更好的电子元器件来提升音质,增加抗干扰能力。所以作为游戏笔记本和主板大厂,微星可以借鉴一下在自家在游戏主板上对独立音效区域的相关设计,让音质更上一个台阶

有线网卡是大家熟悉的Killer E2200,无线网卡是Killer的N1525双频无线网卡;有线和无线网卡都可以通过Killer的网络管理软件统一进行QoS管理,实现延迟优化和优先级控制等功能,Killer网卡的具体设置教程可以参考此文:http://benyouhui.it168.com/thread-5016501-1-1.html

此次GT80使用的是8芯锂电池,电池容量是75.42Wh,5225mAh,电压为14.4V,

光驱部分,此次GT80抛弃了传统DVD-RW的设计改用了一个BD-RE,蓝光刻录机的使用终于让GT80更上了一个档次。相信肯定有人会问,当今时代光驱的用处已经很少了,在别的品牌笔记本都取消光驱设计的时候为何微星不仅不拿掉传统DVD光驱反而升级成了蓝光光驱?这就要针对其定位而言,因为GT80定位是游戏笔记本,其产品定价决定了其用户多为高阶游戏玩家,而高阶玩家购买正版游戏光盘就必须要求游戏笔电上拥有高性能光驱来读取游戏光盘,所以光驱的设计是必须要保留的;另外作为影音爱好者,肯定会经常在PC上播放影音光盘,经常购买音像光盘的用户都知道,现在市售的一些正版电影多为BD光盘,这就要求必须使用蓝光光驱才能播放,通过小幅增加成本换取更好的口碑和用户体验,GT80上使用的蓝光光驱的设计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性能表现

性能测试部分重点对CPU、内存、显卡、硬盘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时为保证客观以机器出厂时的默认参数为准,不对机器进行任何超频操作;大家做数据对比的时候,受驱动程序版本、系统状况、整机负载等因素如果数据在小范围内不同属于正常的误差因素。

国际象棋对CPU的测试分数

国际象棋单线程的测试分数,和4710HQ相比分数高了一点点

AIDA64对CPU缓存以及内存的测试分数

固态硬盘测试分数,使用了SUPER RAID3技术后持续读写确实达到了翻倍的效果,但是4K性能提升依旧不大,不过和IVB平台的GT60/GT70系列所使用的第一代SUPER RAID相比,GT80的4K性能已经提升了整整一倍,不过日常使用时感觉差距并不是很大,在进行大文件搬运时就能明显的感觉出速度的差距了

机械硬盘使用HD TUNE的测试成绩,平均读取速度可以稳定在108.3 MB/S

最后是关于显卡部分的测试,我们测试时所使用的NVIDIA驱动版本为344.79,此驱动为微星出厂系统预装的驱动,测试时对显卡的单卡和双卡SLI模式分别进行测试,因为3D Mark Vantage版本较老而且现在显卡性能普遍不低,分数差异不明显。所以3D Mark的部分就选取3D Mark11和New 3D Mark中的FireStrike场景做基准测试,其他部分就不再多做测试了。

然后是3D Mark11的基准测试

单卡模式的P分为10962分,图形分数为12643分,CPU已经略微有些瓶颈了

双卡SLI模式的P分为15171分,图形分数为22017分,相对与单卡模式的图形分数提升了74%

单卡模式的X分为4207分,图形分数为3908

双卡SLI模式下的X分为7623,图形分数为7632,相比较单卡,图形分数提升了95%

最后是New 3D Mark中FireStrike场景的基准测试

单卡模式的P分为8317分,显卡分数为9683分

双卡SLI模式的P分为12880分,显卡分数为18437分,相比较单卡模式显卡分数提升了90%

从测得的数据来看,依托Maxwell架构的低功耗以及机台自身的散热设计,GT80在显卡部分的散热表现十分不错;CPU部分的散热表现只能说很一般,毕竟在双烤时CPU的温度已经超越了90℃大关,如果室温再稍微高那么几度的话,降频是分分钟的事。

GT80和Alienware以及蓝天的双卡机不同,其采用了双风扇散热,而Alienware和蓝天则使用的是三风扇,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GT80的两个显卡都各自独占一个风扇,而CPU的散热只能同时分担给两个风扇同时进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PU的散热,但是与此同时也降低了多个风扇同时运转所带来的噪音。

另外在后期我们对GT80拆机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导致CPU散热性能不佳的因素,就是CPU散热模组自身的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图示为GT80拆掉D面后盖的内部构造,可以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布局着很多的导热铜管

分别拆下导热模组后发现,这些铜管中多数是显卡的导热管,而CPU的导热管仅仅只有两条,而且长度很长,另外注意CPU散热模组导热管最后连接的鳍片部分。没错,CPU散热模组的鳍片和每个显卡散热模组鳍片都共同占用了一个通风口,CPU的鳍片在显卡鳍片的上方,也就是说当机器运转后,显卡产生热量经过热管传导给了鳍片,而后被风扇的风一吹,又把显卡散热鳍片上的热风经过CPU的散热鳍片再散发出去,这样无形之中就会增加CPU的散热压力,所以在待机状态下CPU的温度也比较高。

所以,最后针对GT80的散热评价只能说是喜忧参半。虽然别的品牌双卡机三个风扇才能解决的散热问题微星两个风扇就解决了,但是这也只是针对目前而言。按照微星之前的习惯,一个新模具至少也要用两代,GTX 9系列显卡在温度上表现的还不错,但是到了下一系列基本上就是超频版的马甲卡了,散热上肯定要求的更加严格,而且前几天在某网站上看到Intel专门针对下一代处理器让ODM厂商要加强散热能力,隐约的暗示下一代Intel处理器对散热又是一个新挑战,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我在这也为GT80在下一代CPU和GPU上的散热表现捏了一把汗,但是这些都是后话,至少现在GT80的散热是可以满足当前需求的。

因为放假没有把分贝仪带回家,所以噪音测试部分就取消了。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因为收到的评测机比较早,机器出厂时的EC版本为102,102版固件在待机时风扇的噪音略大,在更新了103版固件之后此问题消失。后来经过研究发现,103版固件更新了风扇的控制表,在CPU温度达到50℃后风扇转速才会增加到2000 RPM以上,而之前102版固件待机时的转速一直在2000 RPM以上,所以会觉得噪音略大 。

另外在这里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GT80在Windows下更新 EC的教程,因为GT80官网上所下载到的EC文件里面没有exe格式的可执行文件,所以更新EC的方式也略有不同。首先将下载好的EC文件解压出来,可以看到里面有3个批处理文件,我们根据自己的系统版本找到对应的那个批处理文件,32位系统使用EC9028_Win.bat,64位系统使用EC9028_Win64.bat,剩下的那个EC9028.bat是DOS下用的

接下来需要我们通过命令提示符来打开对应的批处理文件,Win7下直接按Win+R然后输入CMD按回车即可;而Win8下则必须使用管理员权限的命令提示符才能有权限进行更新EC的操作。使用命令提示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住Windows+X然后按A,另一种则是鼠标右键直接点击“开始”按钮,然后选择“命令提示符(管理员)”

打开命令提示符后需要我们找到解压出来的EC文件所在的文件夹,这里建议大家提前把解压出来的包含EC文件(不是文件夹)在内的所有文件复制到U盘或者非系统盘分区的根目录,这样比较容易找到。我在这里以放置到D盘的根目录为例,输入D:后切换到D盘

然后直接输入EC9028_Win64按下回车

这时机台便会开始进行更新EC的操作,更新EC时风扇会满速运行,大约8秒左右即可更新完成,更新完成后机台会自动关机。以下是的更新EC时的画面

关机后,长按电源键15s进行重置EC的操作

更新完成后打开笔电并进入 BIOS中的System Information(系统信息)一栏查看并确认EC版本是否有更新成功

总结

GT80是微星笔记本首款双卡旗舰机型,也是全球首款搭载了机械键盘的游戏笔记本。GT80不光是微星旗下的顶级产品,更是凸显厂商最高实力的一款代表作。客观的说GT80在设计上以及相关功能的实现上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在一些其他地方也有其不足之处。

优点:首先是外观,GT80的外观相对之前的几代GT机型而言可以说是工业美学的一次革命,机器在工业设计上以及品质细节上都做到了极致,堪称完美;其次,GT80是一款开天辟地之作,Cherry MX机械键盘的使用开创了游戏本行业的先锋,C面Up case up docking的设计也是业界首创;另外,GT80是一款专门为游戏玩家定制的高阶产品,为了方便用户DIY机台GT80在用户体验上做足了优化,杀手网卡、SUPER RAID硬盘、一键散热、PLS屏幕、蓝光光驱、双显卡交火、丹拿音箱、赛睿键盘、定制按键和掌托等等的设计无一不映衬着No.1 In Gaming这个主题。

缺点:GT80在产品设计上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触控板上,GT80首次使用了一个触控板和小键盘一体式的设计,在功能实现上偏向了触控板的一边,但是就游戏本而言其实玩家平时用到的更多是小键盘,所以小键盘数字按键的反馈以及手感都不尽人意,希望日后能方式改进;在双卡机上双风扇的设计并不常见,GT80使用双风扇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整机重量,减少噪音,但是也牺牲了CPU的散热性能,虽然就目前的平台而言CPU的散热刚刚及格,但是随着日后平台升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个人对GT80上CPU的散热表现还是有些担忧,同时也希望微星在相关问题上做一下改进;还有一点是关于GT80的散热风扇,GT80使用的这两个风扇虽然转速快,风力也很强劲,但是噪音也很大,开启一键散热后的噪音更是让人无法接受,而友商华硕ROG的游戏本在风扇噪音上可以说控制的相当游刃有余,建议微星借鉴一下其风扇上的设计经验,改进一下风扇的设计,日后创造出更完美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