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孩子开学也发红包,论仪式感我只服大广东

  • 一个昵称778
  • 2023-03-10 10:52
  • 13
摘要:京东注: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爱读童书妈妈小莉靠谱童书每周推荐 ▲ 孩子免费听故事神器点击标题下 爱读童书妈妈小莉 关注600多个经典故事任意听

京东注: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爱读童书妈妈小莉

靠谱童书每周推荐 ▲ 孩子免费听故事神器

点击标题下 爱读童书妈妈小莉 关注

600多个经典故事任意听

昨天是开学第一天,早上起床,我就觉得好像连呼吸都与众不同了,每吸一口气,啧啧,都是自由的味道——

因为我家的“窜天猴”终于!终于!开学了!

盼星星盼月亮盼这一天的到来,连朋友圈也是一派喜大普奔的景象,一大波妈妈要从牢笼里放出来的既视感。

偶然看到一段特别的插曲,有妈妈把自家孩子背着书包的模样晒出来,孩子手里,竟拿着大红包,让画风一秒变过年。

脑门上打起了一串问号,What?孩子开学还发红包?

在评论里问问才知道,原来这是广东人特有的“开学利是”,跟所有的“利是”意图差不多,就是想给孩子讨个好彩头,祝他在新的学期喜乐安顺。

问了一圈身边的广东人,才发现广东真是一个喜欢用“利是”来表达仪式感的神奇大省。

有朋友甚至说,只要是家人认为的重要日子,包一封“利是”给你,都不要觉得奇怪。

01

“利是”是广东人说“红包”的方言,这方言本身已经道出了红包的内涵。

我来到广州十几年了,想起最初知道“利是”,也是在过年时,收到已婚同事派给我的红包,那时觉得太不可思议。

在我的安徽老家,只在血亲之间,才有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用红包装着,大几百块。

而在广东,不论至亲血亲,不论亲朋好友,不论长辈晚辈,仅仅是点头之交,已婚人士都要在过年时,给未婚人士派“利是”。

但清一色都是五块十块,简简单单,人人有份,人人吉利。

派利是的人,不用打肿脸充胖子,也不怕被拿来比较,送出的是祝福,得到的是喜庆,传承的是,广东务实祥和的文化。

想想在其他城市,如果过年送人家一个红包只有5块钱,会被打吧?

我家阿姨就早早跟我说,今年过年不想回老家了。每年回家给晚辈的压岁钱,可以抵掉几个月的工资。

她忿忿不平地说:“我一年在外辛苦赚钱,就为了过年回家撒钱吗?”

我既同情又理解,其实这也是我一来到广州,就再也挪不开脚步的原因。

02

不仅是过年,就连办喜事,广东人的习俗也是低调谦和的。

你说“红色炸弹”?在广东是不存在的。

因为去喝喜酒,送的红包只能算凑份子,包个五六百块,都是巨款了。

更特别的是,在酒席上,主人公还会“回礼”,意图告诉亲朋,你的祝福我收到了,回送一封“利是”希望你也吉祥如意。

很感动有木有?广东人的文化,似乎天生就带着“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的基因,不要厚礼,意思一下,重要的,是仪式和心意。

这样的“利是”文化已经深入到每个广东人的骨髓,就连我这个外地人都深受感染。

小拍过年时,如果收到特别重礼的压岁钱,我也会意外和不知所措,总想要通过什么方式回礼给对方。

因为在广东,礼轻情意重,礼重反而不敢受。

我的一个广东朋友,每年生日都会收到爸妈给的生日利是,即便她离开成长的城市已经好几年,收入也早已超过爸妈,但这个仪式依然保留着。

你问爸妈送多少?她几岁,爸妈就送几多。

今年她27岁,爸爸送了她一个28块的红包。

她在微信上问她爸:“老窦,我今年27诶,送红包能走心一点吗?”

她爸回她:“1蚊鸡之嘛,差唔多架啦。”(一块钱而已嘛,差不多的啦)

虽说是吐槽,我却很羡慕她有这样的爸妈,“利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家庭的小确幸。

03

每到重要的日子,爸妈拿出利是送到孩子的手上,都代表着这一刻的不同寻常。

一个广东妈妈朋友,在她的读书时代,她妈妈每个学期开学第一天,都会给她一封利是,这样的仪式一直延续到她读大学。

出来参加工作了,每次假期回家之后重新回归工作岗位时,她妈妈又会给她一封利是送她出门,直到现在,她已为人妻,为人母,依然如此。

想起村上春树说的,

“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我喜欢广州这座城市,也喜欢广东这个省份,这里住着用心过生活的一群人,在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变得色彩缤纷,并不在意外在的林林总总。

要知道,这个省份的GDP常年排名第一,可奢侈品依然卖得不太好,就能想象他们生活的焦点在哪儿了吧。

看来明年,我也要给小拍一个开学利是才行呢!

-End-

推荐阅读

生活无趣?因为缺少仪式感

亲爱哒,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就是缘分,我是三个女儿的妈妈小莉。

我毕业于播音专业,和三个娃一起读了2000多本绘本,在这里,我每天都会更新一个故事音频,分享我的育儿故事,这个小小的公号也因为妈妈们的传播,吸引了近百万妈妈关注。

做妈妈的路上,让我们彼此依偎,共同成长。

小莉这几年为大家精挑细选的书单

在公众号回复“书单”可以看哦!

0-3岁 |  那些我和孩子看了100遍的书

3-6岁 | 78本经典绘本缺了一本都不行

6-10岁 |休想从孩子手上夺下来的50本书

科普书单 | 1000个小时陪读才磨出的泣血推荐

数学书单 | 看过不愁孩子将来学不好数学

童诗书单 | 诗一样年华的孩子不能错过

家长书单 | 随时用这20本家教书武装自己

想看更多育儿干货,就戳“阅读原文”啦……

*如有任何涉及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