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宝配饰 > 正文

松石竟跟文玩核桃一样会缩水?快看看你究竟亏了多少!

  • 得坤8
  • 2023-03-09 15:06
  • 21
摘要:玩过核桃的朋友都清楚,刚下树的核桃由于内部水份还比较大,通常上手盘玩一段时间后,会经历一个缩水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会让核桃的体积变小,重量也会有所减轻。然而,您

玩过核桃的朋友都清楚,刚下树的核桃由于内部水份还比较大,通常上手盘玩一段时间后,会经历一个缩水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会让核桃的体积变小,重量也会有所减轻。然而,您知道自己手中的松石,也有可能会缩水吗?

买的时候是10克多,经过一个晚上之后,重量哗哗往下掉。据说,最后重量只剩8克多了。

还有刚入手的松石毛料,克重也是降的让人心惊胆颤。真是眼一闭再一睁,钱就没了……

那么,松石的克重为什么能降这么多呢?因为,当初吸收的水太多,现在水份都蒸发了呗。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前几年流传着一种松石入水变色,便是原矿无优化的说法。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做为检验的主要依据,因为经过微沁、局部沁胶等优化手段的松石,也会产生变色的情况。同时,如果是瓷度相当高的松石,也有可能出现入水之后,颜色不会马上出现变化的情况。于是,这种方法基本上也就变成了一种辅助检测的方法,现在很少有人提及了。

但不得不说的是,松石一旦下水之后,通常都看起来水润润的,特别好看。尤其是当克价又符合自己心里价位的时候,真的是想赶紧掏钱买走。

然而,如果松石的瓷度并不高,又在水里泡了很久的话。那松石出现水份蒸发的情况,基本上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而且,如果遇到那些吸水超级多的松石,除了品质令人堪忧以外,也相当于是买了几克高价水回家。

那么,各位手上的松石都缩水了吗?(PS:由于松石自身也带有一定水份,因而即便是没有泡过水的松石,也会出现克重略微降低的情况)但如果克重变化很大的话,那也许就是碰到泡过水的松石了。不过,您也别太伤心,毕竟能吸这么多水的松石,应该不会被注了太多的胶吧……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日知识】

老祖宗玩的松石,你知道多少?

一直都在说,松石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便深受人们的喜爱。但你知道老祖宗是怎么玩松石的吗?

夏 商

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不仅发现了“城池”的概念,还发现了大量松石珠子以及松石镶嵌制品。在宋镇豪先生编写的《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中,将二里头墓葬中出土的饰品归纳为五类:镶嵌绿松石片的兽面铜牌饰、绿松石珠串成的项链、绿松石珠与陶珠的混穿项链、陶珠项链、贝壳串成的项链。可见,当时人们也和咱一样,喜欢把松石做成各种各样的样式。

西周

在西周时期,用于象征身份的组佩当中也出现了松石的身影。同时,还出现了一种珠子成扁圆形状,两侧均雕刻龟背形状的“龟背珠”。

唐代

随着与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逐渐频繁,唐代也渐渐出现了不少融合中西方文化的艺术品。其中,咸阳底张湾贺若氏墓出土的坠玉金头饰,就结合了当时中原与西方优美华丽的装饰特征,在丝织物上缀上了珍珠、绿松石珠、金花等装饰物。想想那个时期的老祖宗也真是奢侈,好好的绿松石就这样缝在布上了,这要是丢了得多心疼。

盛唐以后

虽然这一时期的绿松石并不算是主要材质,但仍然备受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游牧民族当中,时常能在头饰、项饰、腕饰,以及实用器物上看到绿松石影子。而且,出于民族的信仰习惯,这些松石也通常是大孔道、包浆润泽的传世之物,并被现代人所追捧。

除了以上所介绍的这些,在三星堆、金沙遗址,汉代墓中等,也都出土过松石制品。只不过不清楚老祖宗们有没有发现,松石泡水之后具有“神奇”的效果。

文玩天下 湖北绿松石雕刻 松石拈花